作者 | Sunnyue 来源 | 互联网品牌官
在创业这场游戏中,李想用三次战略转折为理想汽车刻下了独特的生存法则。
当SEV项目在2018年戛然而止时,这款曾对标欧洲L6e标准、采用97%自动化焊接工艺的微型电动车,不仅留下了2亿美元的学费,更淬炼出理想汽车应对失败的底层逻辑。
在理想公司展厅里永远陈列的SEV模型,提醒着每个决策者政策预判与技术突破同等重要。
不过此时谁也没想到,这场"微型车革命"的遗产会以另一种形式重生。
2亿学费的SEV,成就了李想
通过与新石器合作,SEV的线控底盘与换电系统在雄安新区转型为无人配送车,将共享出行的技术积累转化为智慧物流的产业势能。
这种将挫败转化为跳板的能力,在六年后的MEGA项目上得到更极致的展现。
当这款5.3米长的纯电MPV遭遇市场冷遇,李想没有陷入技术完美主义的陷阱,而是选择直面三个残酷真相。
理想汽车在推出MEGA时高估了高端MPV市场潜力,导致理想现阶段达到的1000辆的销量仅占25%的市场份额,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另一点是理想在充电网络建设上的不足。
在初期他认为只需在高速公路上设立充电桩便足够,但却忽略了城市内的充电需求。
最后则是反思了理想汽车的运营能力,承认在面对千亿规模的运营需求时,企业在流程与系统建设上并没有做到位。
这些教训最终演变成理想汽车史上最激进的组织变革。
三大产品线总裁的设立,本质是将"产品暴君"模式升级为"专业联邦制",让汤靖、张骁等实战派既掌产品定义又控市场宣发。
在L6车型上创造出"24.98万买L9六成体验"的市场穿透力。
数据显示,L6上市首年交付量达19.2万辆,占品牌总销量的38%,成为2024年理想汽车突破50万辆年销的核心功臣。
▲ 图源:理想汽车
智能驾驶赛道的超车路径则揭示了理想汽车的另一面。
当行业还在争论激光雷达与视觉方案的优劣时,理想已悄然将云端算力堆至6.83Eflops。
这个接近华为智驾储备的数字背后,是从模仿者到领跑者的身份蜕变。
端到端+VLM方案的全量推送,标志着理想首次在技术前瞻性上超越实用主义传统,这种转变在充电网络建设上体现得更为直观。
从精算ROI的会计师变身为战略投资家,将年度超充站目标从1000座翻倍至2000座,甚至甘愿承受单站百万级的前期亏损。
理想帝国的逐步建立
这种认知跃迁,本质上是对马斯克"超充站即产品"理念的本土化的表现。
2024年,理想智驾系统累计行驶里程突破25亿公里,NOA导航辅助驾驶用户超35万,事故率较行业平均低42%。
其自研的VLA智驾大模型已进入量产倒计时,将随2025年纯电SUV i8同步发布。
穿越周期考验的,是李想对创业节奏的哲学级把控。
他将企业生命周期拆解为三段论。
0-1阶段要像狙击手般专注细分市场,用理想ONE验证家庭用户需求;
1-10阶段需化身交响乐指挥,在保持产品优势的同时补齐运营短板;
10-100阶段则要修炼生态构建能力。
▲ 图源:理想汽车
这套方法论在MEGA失利后展现出惊人韧性。
当外界认为理想将收缩战线时,其反而加速L6量产并提前布局800V超充网络,用"错位竞争+基建卡位"的组合拳打破增长瓶颈。
这种逆周期操作,暗合了任正非"不在非战略机会点消耗战略资源"的生存智慧。
2024年,理想汽车营收达1445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大关,现金储备增至1128亿元,为智能电动转型提供了充足弹药。
在组织文化维度,理想汽车正经历从个人英雄主义到体系化作战的转型。
李想褪去"产品暴君"外壳的过程,恰似苹果从乔布斯时代转向库克纪元。
当他把CEO办公室改组为产品与战略群组,实质是在构建决策分权的制度防火墙。
▲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这种转变在2024年AITalk直播中达到高潮:回忆2008年合伙人反目的至暗时刻时,李想首次公开承认"善待自己才能关爱他人"的领导者进化论,将早年创业的狼性文化升级为更具韧性的组织哲学。
这种文化迭代在员工层面体现为"容错但不贰过"的创新机制,SEV项目遗留的快速试错基因,正通过OKR体系转化为智能驾驶研发的迭代速度。
截至2025年1月,理想研发团队规模突破7000人,较2024年增长18%,海外研发中心在慕尼黑正式运营,标志着全球化人才布局进入新阶段。
理想,不止步与“冰箱彩电大沙发”
面向未来的竞争图谱,理想汽车在三个战场布下重兵。
增程路线的生态化反哺、纯电产品的场景化突围、智驾技术的代际化跨越。
当问界M7用"青春版理想"策略蚕食市场时,理想的反击不是产品对轰,而是通过L6的极致性价比重构价格锚点;
当蔚来坚守换电路线时,理想选择用超充网络+5C电池打造"无感补能"体验;
更值得玩味的是对小米造车的战略预判。
通过开放SEV供应链积累的制造,理想正在构建新势力时代的"安卓联盟"。
这种多维布局,本质是将企业边界从物理产品扩展到出行生态。
2025年,理想计划推出两款纯电SUV i8和i6;
前者定位高端市场,后者剑指主流消费群体,配合2000座超充站的落地,意图在纯电领域复刻增程时代的成功。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SEV的停摆与MEGA的折戟不再是失败注脚,而是理想汽车穿越技术周期与市场周期的成长年轮。
当行业讨论"冰箱彩电大沙发"是否构成护城河时,李想早已在组织韧性、技术储备与生态构建层面埋下三重保险。
这种战略纵深能力,或许正应验了他在湖畔大学内化的生存法则。
真正的护城河不是某个产品特性,而是持续将危机转化为进化动能的组织智商。
在造车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理想汽车的故事才刚刚展开第二篇章。
2024年财报显示,其毛利率虽受价格战影响降至20.5%,但经营现金流仍达159亿元,海外市场平行出口突破3万辆,中亚地区豪华品牌形象初步建立。
正如李想所言:"我们不是在造车,而是在创造移动的家。"这种对用户价值的极致追求,或许才是理想汽车穿越周期的终极密码。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