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童年的哪个习惯,决定了未来的成功?

0
分享至

答案是,没有哪个习惯,能定义未来的你。

Hi,我是尘微~

很多人把“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做古训,岂不知它正在毁掉无数孩子的未来。

神经科学已经证明,人类大脑到25岁才发育成熟,也就是说,7岁坐不住的孩子,可能是运动神经发育较早;7岁数学差的孩子,可能尚未发展出抽象思维;7岁内向的孩子,可能正在构建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用7岁的标准评判一生,就像用春天的气温预测全年收成,既傲慢又愚蠢。

就拿当年火爆全国的真人秀《变形记》来说,当年他们的出身各不相同,如今竟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曾经的暴躁问题少年,变成了一个阳光大男孩;曾经的夜店少女,开始直播卖农副产品;曾经乡村的朴素少女,做起了全职网红。

我知道把综艺节目当做素材,去推断真人的成长模式,有些靠不住。但这令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从一个人的童年,去推算出他的未来,靠谱吗?


逆天改命的农村娃高占喜

7岁的J.K.罗琳,是个总做白日梦的"怪女孩";7岁的鸟山明因为画画太差被嘲笑;7岁的俞敏洪口吃严重,没有现在这么会演讲。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7岁时被看扁,而是30岁时还活在7岁的预言里。

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片充满可能性的原野。当家长习惯性的,用7岁的表现来定义一个人的一生,这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在亲手扼杀可能性

7岁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很多人都知道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让一群4岁的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桌上放着一颗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忍住15分钟不吃,就能得到第二颗。

结果,有的孩子立刻吃掉,有的坚持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等到了奖励。

多年后,研究者追踪这些孩子的成长轨迹,发现那些能“延迟满足”的孩子,普遍在学业、事业、健康等方面表现更优秀。

因此当时很多人得出一个结论,叫做: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更有出息。不仅如此,其他的研究也都表明,童年时最宝贵的东西,是自控力,它甚至排在智商的前面。

作为妈妈,我也知道延迟满足很重要,但培养起来真的很难,不管我怎么苦口婆心,我家娃就是个即时满足的孩子,我也一度很焦虑。

后来我才发现,这个实验本身就有很大的误区。



比如,实验的样本数很少。参加实验的只有32个孩子,16个男孩和16个女孩,而且还有三个孩子因为年纪太小,并不理解游戏规则,相当于实际的有效样本只有29个。

从29个孩子身上,就能得出一个关于人类的真相,这实在太过草率了。

而且,孩子能不能忍住不吃糖,还取决于那个宣布规则的人在孩子心里的印象。如果他们身处“出尔反尔,连哄带骗”的环境,那孩子就会失去对环境的信任,自然不会考虑自控的问题。经常不被满足被欺骗的孩子,很难有自控力。

另外,家境是个关键因素。家境好的孩子不缺糖吃,他们自然能忍住。

所以,延迟满足本质上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综合影响的结果。真正的“延迟满足”应该是先让孩子满足,父母无时无刻的爱,信守诺言的环境,而不是被成人强迫等待。

孩子不是被塑造的,而是被滋养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焦虑和评判之心,不贴标签,不做定义,不预言未来,而是用爱滋养孩子,为各种可能的未来准备勇气和信心。

永远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常常用最简单的标签,去解释一个孩子的行为。

成绩不好,就是“懒”; 性格内向,就是“没出息”; 管不住自己,就是“缺乏自律”;

一旦做出某些不符合预期的行为,就会被贴上“问题儿童”、“叛逆少年”的标签。久而久之,我们以为自己是在“了解孩子”,其实是在把他们困在我们的定义之中。

孩子会在这种自我暗示下,慢慢活成你口中的样子。你说他“笨”,他就真的不敢挑战难题; 你说他“不听话”,他就真的用叛逆证明自己; 你说他“没出息”,他就真的放弃努力……



定义的出现从来就是为了方便大人的,毕竟比起深入思考孩子为什么成绩不好,直接归因于他懒,要轻松得多。

只有帮助才是对孩子真正有价值的,帮助是动态的、开放的、面向未来的托举。

当我们把注意力从“他现在是什么样”转向“他可能成为什么样”,从“他做不到什么”转向“我们如何提供资源和引导”,亲子关系的质感就会发生转变。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开花早,有的需要更长的蛰伏期;有的长成参天大树,有的蔓延成一片草原。我们能做的,不是定义他们该长成什么样子,而是提供土壤、清除杂草和耐心等待。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或许我们应该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成长,对“落后"的孩子多些耐心,对“超前"的孩子少些焦虑,对所有的孩子保持期待。

就像《小王子》里的那句话:“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小孩,但只有智慧的大人记得,每个小孩都可能成为任何样子。"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居然有人为侵略正名,他认为先是弗拉迪维斯特,再是海参威

居然有人为侵略正名,他认为先是弗拉迪维斯特,再是海参威

逻辑与常识
2025-05-10 21:59:49
梁文博:我压上全部家底和墨菲干场拳击 很多中国人都讨厌他

梁文博:我压上全部家底和墨菲干场拳击 很多中国人都讨厌他

直播吧
2025-05-10 17:49:17
6-1,提前升级!汉堡杀疯了,终于重返德甲,上万球迷冲进球场!

6-1,提前升级!汉堡杀疯了,终于重返德甲,上万球迷冲进球场!

侃球熊弟
2025-05-11 03:55:03
好消息!如果你能活到2050年,可能就永远不会死了

好消息!如果你能活到2050年,可能就永远不会死了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5-09 21:05:03
“三天是男人的极限”,女孩谎称提前开学去见男友,网友直接举报

“三天是男人的极限”,女孩谎称提前开学去见男友,网友直接举报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2-09 22:58:40
晚年剩一个人怎么办?你就照以下10条去做,晚年生活质量不会差

晚年剩一个人怎么办?你就照以下10条去做,晚年生活质量不会差

情感大使馆
2025-05-11 13:23:06
伊卡尔迪高调宣布与新女友订婚,旺达:我们各过各的

伊卡尔迪高调宣布与新女友订婚,旺达:我们各过各的

雷速体育
2025-05-11 10:08:35
中印边境我1个团对印2个旅,老兵:若开战,唯一任务是死扛30分钟

中印边境我1个团对印2个旅,老兵:若开战,唯一任务是死扛30分钟

每日一段历史
2025-05-11 13:16:21
印巴之战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一个事实:我们并没有军援莫斯科!

印巴之战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一个事实:我们并没有军援莫斯科!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5-10 16:04:18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影孖看世界
2025-05-10 22:16:30
耿军强任陕西延安市领导,此前任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局长

耿军强任陕西延安市领导,此前任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局长

澎湃新闻
2025-05-11 13:48:26
李新宇:为什么会有人怀念那个杀害秋瑾的人?

李新宇:为什么会有人怀念那个杀害秋瑾的人?

尚曦读史
2025-05-07 22:33:14
公安部:2025年,调整报废年限、放宽驾考年龄,摩托车迎6大利好

公安部:2025年,调整报废年限、放宽驾考年龄,摩托车迎6大利好

蓝色海边
2025-05-11 08:17:31
杨绛先生:上班最大意义不是那点工资,一来可以锻炼心智,二来..

杨绛先生:上班最大意义不是那点工资,一来可以锻炼心智,二来..

清风拂心
2025-01-09 09:26:50
勇士97-102森林狼!无奈的不是输球,而是巴特勒对库里的一番表态

勇士97-102森林狼!无奈的不是输球,而是巴特勒对库里的一番表态

鱼崖大话篮球
2025-05-11 13:31:53
李嘉诚,出手!

李嘉诚,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5-10 23:37:04
千古奇冤三德子?曼晚回顾格雷泽家族治下曼联首批签约球员

千古奇冤三德子?曼晚回顾格雷泽家族治下曼联首批签约球员

懂球帝
2025-05-11 16:05:12
正式签约,张本美和发声,官宣决定,合同曝光,智和或效仿

正式签约,张本美和发声,官宣决定,合同曝光,智和或效仿

乐聊球
2025-05-10 11:33:06
中央定调!延迟退休新规实施,1970年前出生男性有福,可不受影响

中央定调!延迟退休新规实施,1970年前出生男性有福,可不受影响

王五说说看
2025-04-05 08:58:18
55岁老大叔娶了25岁俄罗斯美女,谁知新婚第二天一早新娘赖床不起

55岁老大叔娶了25岁俄罗斯美女,谁知新婚第二天一早新娘赖床不起

红豆讲堂
2025-05-08 09:48:57
2025-05-11 17:04:49
老陆爱叨叨
老陆爱叨叨
终身学习者,记录那些闪闪发光的人物
27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如何暗示初三儿子情感问题?

头条要闻

女演员李凯馨被指"知三当三" 前助理还帮忙买过避孕套

头条要闻

女演员李凯馨被指"知三当三" 前助理还帮忙买过避孕套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S妈撒谎实锤!马筱梅亲切喊她徐妈妈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艺术
家居
公开课

穿上骑士甲也被当路人?《天国拯救2》互动遭质疑!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