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外卖骑手解某在北京甲公司某门店承担外卖配送服务,2019年5月在配送返回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造成左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九级伤残。经查明,所涉企业共有三家,分别是甲公司、乙公司和丁公司,甲公司将外卖配送业务外包给乙公司,乙公司又将该业务转包给丁公司,这期间均未给解某缴纳社会保险费。
事故发生后,经劳动仲裁、人社部门认定以及法院诉讼,认定解某与丁公司构成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由丁公司承担工伤责任。但丁公司则认为解某与乙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与自己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拒绝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解某遂向北京市总工会寻求帮助。
“三家公司都不承认与骑手存在劳动关系,已经5年了,纠纷还未解决。”北京市总工会权益工作部部长邵英男告诉记者,针对“层层外包”导致劳动关系精准认定难、工伤责任准确归咎难、骑手劳动权益保障难等问题,北京市总指导北京市服务工会向甲公司制发《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向乙公司发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督促涉案公司落实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并邀请北京市检察院、市人社局共同召开劳动者权益保障会商会,就落实“一函两书”、确认用工关系、保障社保权益等达成一致意见。
近日,经检察机关、工会、人社部门、法院等多家单位沟通协调,解某收到了11万余元工伤费用。“这是‘检察+工会’共同落实‘一函两书’工作的生动实践。”邵英男说。
这起历时5年的劳动纠纷,在检察机关和工会依托“一函两书”工作的努力下,经多方合力,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北京的快递员、外卖骑手基数大,不少人面临诸如劳动关系认定难、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被侵权后缺乏维权意识和渠道等问题。为此,北京工会将目光投向了“一函两书”工作。
2024年7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与北京市总工会共同签署《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明确了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与各级工会按照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要求,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及时纠正用工违法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双方将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检察监督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协同推进‘一函两书’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邵英男告诉记者。
据介绍,“一函两书”适用范围,涉及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劳动规章制度制定、修改、执行情况;有关就业、工资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劳动安全卫生及伤亡事故、职业病防治等规定的执行情况;支持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等规定的执行情况;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情况;集体协商等协商协调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等等。
同时,《细则》还对北京各级检察机关、各级工会运用“一函两书”的具体情形作了规定。“比如双方定期会商交流,双向通报涉及劳动法律监督实施、劳动权益保障重要工作部署和案件办理等情况,研究解决劳动者权益保障重大问题。市、区两级检察机关成立劳动者权益保护检察联络室,行政检察职能部门具体负责与同级工会权益维护部门联系对接,进一步加强劳动者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邵英男说。
据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北京市各级工会向行业或企业发放提示函129份。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