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针对慢性病、特殊病(简称“慢特病”)患者的跨省就医结算政策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最新政策,10种慢特病已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5%,且多地取消了起付线(门槛费),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一惠民政策覆盖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治疗、肾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等10类高发、高费用病种,惠及约1.3亿慢特病患者。
长期以来,慢特病患者跨省就医面临"垫资压力大、报销周期长、手续繁琐"三大难题。2021年国家医保局启动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经过三年探索,目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已开通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2025年最新政策将病种扩大至10类,并优化了三大核心机制:一是取消或降低起付线,如京津冀地区全面取消门槛费;二是提高报销比例,部分病种在参保地政策基础上提升10%-15%;三是简化备案流程,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可实现线上备案即时生效。
纳入跨省直接结算的慢特病包括:1.高血压Ⅲ期伴并发症;2.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3.恶性肿瘤门诊治疗;4.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5.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6.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7.严重精神障碍;8.帕金森病;9.系统性红斑狼疮;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以尿毒症患者为例,此前跨省血透需全额垫付数千元费用,现在持社保卡在备案地治疗,可直接结算并享受最高95%报销比例。
患者需完成三个步骤:首先,在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或线上平台办理跨省就医备案,新政策允许"一次备案、长期有效";其次,选择已开通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全国覆盖98%的三甲医院);最后,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值得注意的是,报销标准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即药品和诊疗项目按就医地规定执行,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按参保地标准。例如,河南参保人在北京治疗恶性肿瘤,可适用北京医保目录中的靶向药,同时享受河南的85%-90%报销政策。
这个是非常省钱的,很多的慢特病患者在省外务工居住,都是相对来说经济更为发达的省份,医保目录更全更好,可以报销的更多,所以采用就医地的目录要比参保地的目录更好。山东济南的糖尿病患者王女士算了一笔账:过去在上海女儿家居住时,每月需自费1280元购买胰岛素,现在通过跨省结算仅需支付64元。内蒙古的尿毒症患者张先生更受益于取消门槛费政策,每年节省近5000元起付线支出。据医保局统计,政策实施后慢特病患者跨省就医人次同比增长217%,人均减负达3800元/年。
尽管政策成效显著,仍存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系统对接不畅、少数药品目录不统一等问题。国家医保局计划2026年前实现所有县域至少1家医疗机构支持跨省结算,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将罕见病等更多病种纳入保障范围。专家建议,患者跨省流动前应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备案状态和定点机构信息,以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在以前的时候,省内也需要备案,现在省内基本上实现了直接结算,无需备案。
相信在不久的以后,应该也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直接结算,不需要进行备案了,这样的话看病就医就会更方便了,到了这一步标志着我国医保服务从"本地保障"向"全国通办"转型,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民生承诺。随着医保全国"一卡通"体系的完善,更多患者将摆脱地域束缚,获得更公平、更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