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暑期来临前,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全院12个部门23名干警组成的"讲师团",来到朝阳区外国语学校,为新高一年级的同学带来一场"检爱同行 共护花开"主题法治教育活动。
6月的一天,朝阳区检察院收到了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外国语中学的"普法订单":"检察官,我们想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司法公正和检察履职,但是一堂讲座不够深入,能否为我们开设一些分专题的选修课呢?"
在朝阳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练虹怡看来,这种普法形式并不陌生,因为近年来,依托朝阳区检察院"走进校园课堂"专项工作,分类、分专题、分层次的法治课在持续完善中,干警们入校普法的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练虹怡认为,"如果能创新工作方法,融合全院‘四大检察’教学资源,让走进校园课堂的成果不仅仅停留在普法课堂之内,会更有助于织密校园内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网。"
就这样,7月2日,一场由全院12个部门23名干警组成的"讲师团",带着8个涵盖"四大检察"多条线业务的主题课程,来到朝阳区外国语学校,为新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带来"检爱同行 共护花开"主题法治教育活动。
报告厅内,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以电影片段为引、真实案例为证,开启同学们对法治精神与自我保护的深刻思考之门。大课结束后,200余名同学按兴趣自主分流至七间教室,由各部门干警自主研发的七场互动课堂同步展开,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等"四大检察"职能得以全方位呈现,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检察职能博览会"。
在法治互动课堂上,检察干警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想到的各种线索,以及关于课程的改进建议,逐一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入校普法工作的新思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汪浩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