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阳区左家庄街道,有一条长100余米、设置老旧、可以通向亮马河畔的背街小巷——左巷,如今正在成为居民休憩放松的新去处和“花园会客厅”。
据了解,左巷位于京城大厦西侧,南侧直达亮马河畔,北侧与新源南路相连,作为亮马河步行入口,全长104.9米,最宽处16米,两侧多种业态齐聚,既有京城大厦商务楼宇,又有新源南路8号楼等居民住宅楼,还有常赢三兄弟、桔子酒店等经营门店。改造前,小巷还是居民避之不及的“三乱”街巷,仅作为居民通往亮马河的通行道路的空间存在。
为更好的实现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左家庄街道贯彻“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的发展理念,对左巷的纵向延伸和承载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和精准实施。街道以“规划引领、问题导向、智库赋能”为原则,通过“多师联动”机制推动左巷的更新改造——责任规划师统筹空间布局,建筑师优化功能分区,园艺师打造生态景观,城市视觉师聚焦氛围营造,品牌艺术师挖潜核心价值。
改造后的左巷打破“背街发展”困局,采用“商户-物业-社区”共管模式,通过拓宽人行空间、增设停车棚、休憩座椅与智能照明,满足新源南路8号楼居民及附近商务楼宇上班族休憩及停车需求,真正实现“烟火气”与“宜居度”并存,成为亮马河首个垂直花园街巷。
背街小巷作为居民生活的场所,有着旺盛的内生动力。为增强街巷特色文化内涵,左家庄街道按照“一巷一特色、一景一格局”的思路,在提升巷内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时,融入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和游憩环境,塑造了一个向上、昂扬、充满力量的左岸文化特色空间礼盒。
街道通过因地制宜,将左巷打造成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的窗口,也是展示花园城市建设的基地,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兼顾民生改善、文化空间、经济激活与基层治理升级的可持续更新路径。
在改造进程中,街道智库专家巧用边角空间,打造居民随时交流驻足的室外共享城市会客厅;园艺师开出“植物处方”打造城市画廊,让“水美家园”的生态底色更加出彩,精选本土野生植物为景观核心,打造低维护、可持续、高颜值、多样性的低碳花园,与“左岸本草花园”遥相呼应,共同勾勒出花园式的街道空间;道路两旁企业贡献室内空间开辟新型商业街区;周边企业工作人员、辖区居民积极参与,通过共治共享打造“商居共融”模式城市治理新样本。
作为城市更新的一项工程,左巷还从“多元参与”的改造转向“精品街巷”的深化,致力于形成“商务楼宇-特色餐饮-精品酒店”的业态结构。在小巷道路周边拓展文化、商业等各类场景,积极探索与文旅项目的融合,通过植入创新业态,展示包容开放、荟萃多元的左岸文化形象,持续打造国际化活力街区形象。
目前,街道结合现有产业基础持续对左巷进行提档升级,已陆续开展“夏日光影 邻里共赏”公益电影展映活动等,将优秀“文化大餐”送到居民身边,加深邻里之间的情感,让社区生活“有声有色”,用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方式,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样的文化体验,不断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真正实现文化乐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
未来,左巷还将开展常态化市集、周末微型演出、文艺展览等特色活动,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形成“打卡引流—文旅消费—文化传播”的闭环效应,绘就出“美食+活动+娱乐”的多元消费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