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邵琦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当地时间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始对英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时,马克龙表示,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法英两国将通过捍卫民主、法律和国际秩序来“拯救欧洲”。他还提到,要减少对中国和美国的“过度依赖”。路透社报道称,马克龙是英国2020年“脱欧”以来第一位受邀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欧洲领导人,他能在英国议会两院演讲实属罕见。欧盟动态网也认为,向英国议会两院发表讲话是一项极为罕见的荣誉,且马克龙此次演讲地点选在皇家画廊,听众规模虽然较小,但场地更加奢华庄重。
当地时间2025年7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 视觉中国
路透社称,这场演讲是马克龙英国行的核心活动之一。马克龙表示,作为欧洲仅有的两个核武国家,英法拥有这一地区主要的武装力量,军事预算合计占欧洲总量的40%,应共同、全面承担起维护欧洲安全的责任。英法相关工业合作必须迈上新台阶。他说,英法2010年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15年来成功为两国防务合作提供了框架。而如今面临“核大国”“不确定的盟友关系”以及俄乌冲突等威胁,必须显著深化英法军事合作。马克龙还表示,他将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会谈,双方将更详细地讨论升级军事合作,明确承诺今后几年将两国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至3.5%,并携手在北约内部建立一个坚实的“欧洲支柱”,共同推动新的联合项目,提升相关工业协同水平,打造一个更独立、更强大的欧洲防务体系。除了防务合作,马克龙还表示,英法两国需要联手加强欧洲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移民、气候和贸易等领域。
除了谈合作,马克龙在演讲中还特别强调了团结和“独立性”。路透社报道称,马克龙表示,“英国选择离开欧盟,不等于脱离了欧洲。”他称英国在“脱欧”后,仍属于欧洲的一分子,法英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必须共同应对挑战。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马克龙还特别提到,英法两国应警惕对美国和中国的“过度依赖”,从而“降低经济和社会在这方面的风险”。“我们必须让英法两国摆脱对美国和中国的过度依赖,”马克龙声称,“如果我们仍依赖于中美两国,那我们的未来,乃至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会如何,是显而易见的。” 他说:“我们想要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需要合作,但不是依赖。” 法国《世界报》评论称,相对于斯塔默与中国关系融洽,又始终坚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避免公开批评特朗普,马克龙的讲话内容显得十分“大胆”。同时,由于他此次的演讲风格严肃且篇幅冗长,几名英国议员甚至打起了瞌睡。
英国国王为马克龙夫妇举行宴会
据报道,在8日晚些时候,查尔斯三世国王在温莎城堡为马克龙夫妇举行了宴会,共有160位宾客出席,包括政界人士、外交官员等名人。美联社称,法国总统夫妇受到了英国最高规格的礼仪款待,这与2022年的冷淡关系截然不同——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曾称,对于英国而言,马克龙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尚无定论”。包括BBC、美联社在内的多家媒体都提到,除了丰富的菜品,宴会上还有一款名为“协约”的鸡尾酒——其名字源自1904年英法签订的《友好协约》。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查尔斯三世在盛大的国宴上发表了讲话。查尔斯表示,“当我们在这个古老的地方用餐时,这里充满了我们共同的历史,请允许我为法国和我们的新关系举杯。不仅限于过去和现在,而且还有关未来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种协约,现在还意味着友好”。此外,查尔斯称,两国面临“来自多个方向的复杂威胁”。“作为朋友和盟友,我们将共同面对这些挑战。”查尔斯说。
美联社9日称,马克龙与斯塔默当天在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会面。报道称,斯塔默和马克龙一直密切合作,为乌克兰争取支持,不过两人在对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态度上有所不同:马克龙更愿意挑战这位美国总统,而斯塔默则更为温和。英法两国一直带头推动为乌克兰组建国际维和部队,计划以欧洲的军队和装备以及美国的安全保障,为未来的停火提供支持。然而,特朗普对这一想法不太感兴趣,停火也依旧遥遥无期。
延伸阅读:
当地时间6月2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挪威期间就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作出表态。他表示,尽管法国与美国在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目标上一致,但美方行动“不具备合法性”。
此外,马克龙警告,一旦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对中国等国带来巨大冲击。
一些西方媒体和业界人士已对封锁海峡的后果表达担忧,认为这将扰乱美欧能源市场,是“欧洲的一场灾难”,而亚洲特别是中国也将受到影响。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于美欧,中国承受冲击的能力更强,能够很容易找到其他替代来源。
马克龙批美国“不合法”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官员近期一再表示,他们认为解决伊核问题唯一持久方法是通过外交方式。
“这些打击行动不具备合法性,尽管法国支持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的目标。”马克龙在奥斯陆与挪威首相斯特勒举行联合记者会时说,虽然“摧毁伊朗核设施具有正当性”,但美国缺乏“合法性框架”来这样做。
马克龙重申:“我们从一开始就相信,可以通过外交和技术手段实现这一目标。”
法国总统马克龙 资料图
斯特勒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国际法对使用武力有明确规定。它必须得到安理会授权,或者仅限于纯粹的自卫。”他指出,这意味着美方空袭“超出了国际法的范围”。
马克龙还反对任何通过军事行动改变伊朗政权的企图。他说:“我不认为我们可以代替一个民族去改变其领导人。”
“如果伊朗要实现政权更迭,就必须由伊朗人民自己来实现。而不是使用炸弹。”他补充道。
马克龙警告说,伊朗可能关闭石油贸易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这将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后果。“这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我认为这将引发很多反应。”
面对美以的打击和施压,伊朗议会22日赞成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最终决定权在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手中。
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重要的航运要道之一,连接着石油资源丰富的波斯湾和世界其他地区。全球约20%的石油产量通过这条水道。伊朗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的北侧。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称,每天约有2000万桶石油(约占全球日产量的五分之一)通过该海峡,该署称该海峡为“关键的石油咽喉要道”。
美欧担忧,鲁比奥想让中国“出面”
显然,美国和欧洲有些慌了。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23日警告伊朗不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她说:“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政府正在积极密切关注霍尔木兹海峡的局势,伊朗政权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愚蠢的。”
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鲁比奥也放话威胁,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将是“经济自杀”。
他还呼吁中国劝阻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他急着声称:“我鼓励中方打电话给他们,因为他们(中国)严重依赖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
欧洲新闻网23日报道担忧,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战略地位最重要的水道之一,伊朗的任何封锁都会给欧洲乃至全球带来严重风险,比如能源安全威胁、经济冲击、安全和军事紧张升级、航运和贸易中断。
6月23日,一艘集装箱货轮正通过霍尔木兹海峡
除了石油运输,该海峡也是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一旦发生中断,欧洲的原材料、电子产品和消费品进口可能会延迟,从而影响供应链。航运保险费可能会飙升,从而增加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
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23日出席欧盟外长会前说:“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将非常危险,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一位前法国情报官员也表示,这将是“欧洲的一场灾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闭将对中国等亚洲经济体造成尤为不利的影响。EIA估计,去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分别有84%和83%流向了亚洲市场。
“相比美欧,中国承受力更强”
另一方面,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23日报道分析,相比于美国和欧盟,中国更能承受封锁海峡造成的影响,而且中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替代石油来源。根据EIA的报告,中国的主要进口石油来源还有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伊拉克和阿曼。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宾·布鲁克斯称,如果油价大幅上涨会导致美国和欧洲市场不稳定,“中国会乐于看到这种情况”。
另据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报道,全球贸易情报提供商Kpler的原油分析主管霍马尤恩·法拉克沙希23日在一场网络研讨会上表示,中国近一半的海运石油进口来自波斯湾,但如果霍尔木兹海峡关闭,中国将寻找替代石油来源。
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
为应对地区紧张局势,中方未雨绸缪。
中国船东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23日发布了《关于报送航经霍尔木兹海峡船舶信息的通知》。
《通知》指出,鉴于红海当前形势持续紧张,对周边海域航运安全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作为重要的国际海上通道,其船舶航行安全及动态信息的掌握对于保障我国航运业稳定发展、维护国家利益至关重要。
《通知》要求各航运企业、船员船管公司看通知后,从即日开始, 向中国船东协会报送航经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海域船舶动态资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3日在回应关于霍尔木兹海峡的提问时表示,波斯湾及其附近水域是重要的国际货物和能源贸易通道,维护该地区安全稳定,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努力,推动冲突降级,防止地区局势动荡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影响。
“关于中伊之间的沟通”,郭嘉昆强调,中方同伊方就当前局势保持着沟通,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伊朗外长阿拉格奇专门通了电话,中方愿同伊方及有关各方加强沟通,为推动局势缓和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