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总司令大楼爆炸,200名高官被斩首,40个旅怯战!15万人逃跑

0
分享至

7月10日,俄乌战场再次升温,仿佛战火从未真正熄灭过。

当天凌晨,俄军出动远程导弹和大批无人机,目标直指乌军的机场、军工设施以及后勤枢纽。

据央视新闻报道,这次袭击几乎全部命中预定目标,多处关键基础设施被摧毁或严重损坏,乌克兰方面则声称在201次小规模战斗中攻陷了13个俄军据点。

然而,这些“战绩”背后,掩盖不了的是基辅多个城区遭到猛烈轰炸的真实画面:

一栋栋建筑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瓦砾遍地,烟尘弥漫。


这场冲突看似是前线拉锯战中的又一轮交锋,但比起表面的火力对轰,真正让乌克兰军队心惊胆战的,是去年7月19日那场至今想起来仍让人脊背发凉的斩首行动。

那一天,基辅总司令部作战大厅里正在举行例行军事会议,200多名高级军官围坐在沙盘前,讨论南部战线的防御部署。

突然之间,一枚俄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穿透穹顶,携带着500公斤炸药精准砸进指挥中心。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救援人员事后在废墟中翻找幸存者时,只找到一块焦黑的将军肩章,原本闪亮的金色将星早已在高温下熔化变形。


这一击直接瘫痪了乌军的核心指挥系统。

三小时后,哈尔科夫装甲旅的指挥官对着死寂的通讯器咆哮,顿涅茨克第93机械化旅眼睁睁看着俄军坦克突破防线却无人下令撤退或反击。

扎波罗热的炮兵部队被困在空荡荡的弹药库前,整整12小时没有收到任何补给通知。

40个主力旅瞬间陷入“战争失明”,北约的评估报告显示,乌军的整体战斗力在72小时内暴跌60%。

如今,俄军显然仍在沿用这套“斩头+困身”的战术逻辑。

7月10日的空袭明显有预谋地打击军工设施和空军基地,目的就是切断乌军的装备来源;同时拦截185架无人机,则等于是剥夺了乌军最依赖的侦察手段。

而乌军虽然对外宣称“取得战果”,但从实际表现来看,其内部协调能力明显不足——经历过总部被毁的惨剧之后,基层指挥官普遍士气低落,甚至有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动不动就擅自撤退。


恐慌情绪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

总司令部遇袭后的第七天,扎波罗热某阵地上的47名士兵连夜逃离,其中21人还是获得过勋章的老兵。

基辅街头的征兵站门口排起了长队,不是来报名参军,而是提交拒征申诉,有人甚至不惜自残伪造病历以逃避上前线的命运。

新一轮空袭之后,逃兵现象再度抬头,某些步兵连三天内就少了十几人,连长也只能装作没看见。

与此同时,俄军在电子战方面也玩得越来越溜。

“克拉苏哈-4”电子干扰系统频繁启动,导致乌军通信时断时续,北约援助的“星链”终端也频频失灵。

这种战术与去年如出一辙:先摧毁指挥中枢,再通过电磁干扰封锁基层联络,逼迫敌军从内部瓦解。


目前俄军一边巩固卢甘斯克地区的阵地,一边向基辅方向施加压力,显然是想告诉乌克兰一个残酷的事实——继续耗下去只会更惨。

而乌军的反击动作看起来更像是强撑场面,比如7月10日虽然宣称摧毁大量俄军装备,但却闭口不谈自己的损失情况。

事实上,在顿涅茨克方向,乌军一个坦克营一天之内就被击毁6辆战车,两个弹药库也被端掉。

社会层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剧。基

辅独立广场上的自由女神雕像被喷上了“要活着的儿子,不要死去的英雄”的字样,反战人群举着逃兵的照片走上街头,要求政府给出交代。

民调显示,民众的战斗意愿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15个百分点。

即便北约继续提供武器支援,但如果没人愿意打、没人敢打,这仗还怎么打得下去?


在这片新的硝烟中,隐藏着与去年相同的战争逻辑:

俄军依靠精准打击逐步瓦解乌军的指挥链条,而乌军则只能靠零星抵抗拖延时间。

但现实摆在眼前——已有15万人逃跑,40个旅级单位出现畏战迹象,这样的军队还能撑多久?

也许,真正的结局早在去年总司令部那堆焦黑的废墟中就已经写好了。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温蓝色预警!14-17日四川盆地“全员高温” 6市局地可达40℃以上

高温蓝色预警!14-17日四川盆地“全员高温” 6市局地可达40℃以上

封面新闻
2025-07-13 16:50:15
河南“神颜”素人女孩被拍后走红,于正现身当事人妈妈评论区

河南“神颜”素人女孩被拍后走红,于正现身当事人妈妈评论区

大象新闻
2025-07-13 11:31:49
痛心!她走了,年仅38岁!捐献给无锡…

痛心!她走了,年仅38岁!捐献给无锡…

鲁中晨报
2025-07-13 12:16:58
宋清辉:大连工业大学应立即收回开除李欣莳公告 给学子改过机会

宋清辉:大连工业大学应立即收回开除李欣莳公告 给学子改过机会

宋清辉
2025-07-13 18:08:51
广州一女租客拖欠8天房租,13600元押金被扣,行李被房东擅自打包扔门口,房东:已多次通知补交租金

广州一女租客拖欠8天房租,13600元押金被扣,行李被房东擅自打包扔门口,房东:已多次通知补交租金

环球网资讯
2025-07-13 07:49:29
中国女足尴尬一幕!队史首次被中国台北破门,25场零封纪录告破

中国女足尴尬一幕!队史首次被中国台北破门,25场零封纪录告破

奥拜尔
2025-07-13 16:51:33
看到这些明星才知道啥叫毁容式衰老!齐秦和木村拓哉就像换了个人

看到这些明星才知道啥叫毁容式衰老!齐秦和木村拓哉就像换了个人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7-13 16:48:21
养老金涨2%遭吐槽?人社部连夜说实话:拿得少的,其实多赚了!

养老金涨2%遭吐槽?人社部连夜说实话:拿得少的,其实多赚了!

史行途
2025-07-13 13:24:53
中美外长首次会晤,中方当面告诉鲁比奥,该怎么和中国打交道

中美外长首次会晤,中方当面告诉鲁比奥,该怎么和中国打交道

博览历史
2025-07-13 19:00:02
71岁陈佩斯再次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次,他让整个娱乐圈“沉默”了

71岁陈佩斯再次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次,他让整个娱乐圈“沉默”了

娱乐看阿敞
2025-07-12 13:37:34
宗庆后与小21岁浙大女子:生3子女均美国籍,身份被扒,照片流出

宗庆后与小21岁浙大女子:生3子女均美国籍,身份被扒,照片流出

博士观察
2025-07-13 11:53:59
杨少华去世一天,丑事接连发生!儿子红衣奔丧,爱徒酒后大闹灵堂

杨少华去世一天,丑事接连发生!儿子红衣奔丧,爱徒酒后大闹灵堂

小影的娱乐
2025-07-11 13:05:19
中国女足避免意外事故!主教练遭炮轰:脸都不要了,早知道会露馅

中国女足避免意外事故!主教练遭炮轰:脸都不要了,早知道会露馅

奥拜尔
2025-07-13 17:39:44
九旬奶奶网贷80万,8组催收人员查完手续后叹气:这账没法追

九旬奶奶网贷80万,8组催收人员查完手续后叹气:这账没法追

朝暮书屋
2025-07-11 13:49:25
曝5个罗马仕老板跑路马来西亚,留下数百万定时炸弹充电宝

曝5个罗马仕老板跑路马来西亚,留下数百万定时炸弹充电宝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7-12 16:44:29
张碧晨衣服引热议,卡脖子+卡裆,上厕所真的方便吗?

张碧晨衣服引热议,卡脖子+卡裆,上厕所真的方便吗?

娱乐x冰淇淋
2025-07-13 14:41:22
李欣莳用母亲的身份证,和乌克兰男子开房,她很小心还是被曝光了

李欣莳用母亲的身份证,和乌克兰男子开房,她很小心还是被曝光了

江山挥笔
2025-07-13 18:06:33
日本:世界的模范?还是人类的怪胎?

日本:世界的模范?还是人类的怪胎?

茶狐看世界本尊
2025-07-12 13:59:23
浙江毕业生贺显贻(604分)放弃本科,被高职院校录取!

浙江毕业生贺显贻(604分)放弃本科,被高职院校录取!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7-13 15:31:09
印度空难报告:波音737的燃油控制开关在安装时未启用锁定功能

印度空难报告:波音737的燃油控制开关在安装时未启用锁定功能

奇闻不要看
2025-07-12 17:28:50
2025-07-13 20:28:49
老王日记 incentive-icons
老王日记
江湖行路人
512文章数 2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金正恩:朝鲜愿无条件支持俄罗斯

头条要闻

韩官员:美方提合作 前提是在造船领域"联合牵制中国"

头条要闻

韩官员:美方提合作 前提是在造船领域"联合牵制中国"

体育要闻

杨瀚森两战20+9+8 隔扣成最大亮点

娱乐要闻

38岁何洁近照曝光,与老公用餐甜蜜

财经要闻

宗馥莉被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

科技要闻

Grok正式登陆特斯拉 "脱缰模式"让车主上头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6.3万起 三星Galaxy Z Fold7/Flip7限量版发布:灵感来自Labubu 只有8台

诚意满满 《双点博物馆》免费更新档加入全新博物馆

亲子要闻

买宝宝用品,换几个关键词,一年能省大几W。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金正恩:朝鲜愿无条件支持俄罗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