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之路艰苦无比,共产党作为一支为人民打天下的队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势力,当时的国民党为了彻底消灭我军,不仅武装到了牙齿,还勾结地方的土匪势力垂死挣扎,对我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解放战争后期的马家军就是典型的土匪之一,他们多次挑衅袭扰我军部队,突袭咸阳之后甚至大放厥词,称共军最害怕马家骑兵。
当时负责指挥的彭老总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冷冷表示把重机枪调上来。
马家军的兴起
解放战争时期的马家军前身曾经是青海的土皇帝马步芳,这个土匪组织最初的兴起也是从这里开始。
最早是在清朝同治年间,这里爆发了一场回民起义,主要是反抗清政府的压迫,但因为中途出现了内讧这场起义最终变成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厮杀,甘肃和陕西两个省都受到了影响,清政府派出了左宗堂前去平定叛乱,遭到了回民起义军的抵抗,首领就是马占鳌。
让人没想到的是,明明屡次作战都有很大的优势,但马占鳌却在数次胜利之后选择了投降,而在被左宗棠收编之后,原本的这一支回民起义叛军却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从对抗清政府开始镇压同胞,当时担任先锋官的人名叫马海晏。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马海晏带兵进京勤王救驾,并且保护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向西逃窜,中途在河北宣化病逝,儿子马麒继承了父亲的官职,而此人就是马步芳的父亲,在冯玉祥的国民军进入甘肃之后,掌管军权的马麒担任青海省建设厅厅长。
反共反人民的开始
当时的国家局面还相对混乱,马麒也算是为国民革命军效力,一直到反革命政变发生之后,伴随着马麒的因病去世,青海马家军开始被他的两个儿子掌管,长子马步清,担任骑兵第五师师长,次子马步芳成为了青海南边区的警备司令。
马步芳父子完全是靠杀人来起家,尤其是到了马步芳这一代,甚至屠杀藏族同胞。
1940年正月,马步芳派遣青海保安团第一团团长镇压同德县的藏民,并且采用了十分残酷的手段杀害俘虏500多人,后来又设计击毙了藏民1300多人。
另外在国共合作破裂北伐失败之后,马步芳的这一支马家军成为了蒋介石的鹰犬爪牙,从1936年到1937年初这段时间里,马步芳手下的马家军曾疯狂屠杀和围剿中国工农红军。
尤其是红军的西路军,因为艰难困苦的长征已经造成了大量的减员,我军是在弹药不足人困马乏的情况下经过青海,不曾想却被马步芳所部偷袭,我军不得已选择了回击,拼尽全力用巨大的伤亡让马家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于是禽兽一般的马步芳选择了报仇,他们用各种惨不忍睹的方式折磨和杀害被俘虏的红军,还对中途加入红军的女性进行了毫无人性地侮辱和贩卖,算是和我军彻底结了仇。
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打响之后,马步芳又和国民党的胡宗南部勾结在了一起,此时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已经成为国民党整编第82师的师长,率领反动派部队在1947年4月侵占了我国的陇东解放区,并且在后续的宁县和西府战役之中,让我军承受了重大的损失。
对于这种情况,我军也总结了经验,青海马家军的战斗力之所以比湖东南部更加强悍,主要是因为从战术上讲,马家军的骑术高超擅长奔袭,并且可以利用战马的机动能力实现长途偷袭以及回马枪,总是能够让对方措手不及。
土匪出身的他们,相比于正规军的正面对抗,更加擅长侧后偷袭,来的快打得也快,在加入国民党之后,又结合了步骑兵联合的方式,因为擅长于近身肉搏,所以在历次和马家军的战役之中,对方经常会将我方的后方机关和后勤单位作为目标。
因为部队中的这一部分并没有多少战斗力,所以往往会承受很大的损失。
除此之外,马家军还十分注重思想上的管理,总是利用宗教和迷信思想,欺骗下级军官和士兵,对他们进行洗脑,号称在战死之后一定会升上天堂,逐步将手下的军队培养成了一群狂热的好战分子。
甚至在打仗的时候,马家军为了每个人都能竭尽全力,还特别设置了督战队,这些人高马大的武士逼迫士兵必须在战场上拼命,如果发现有退缩的情况,督战队有权对营以下的士官和士兵进行处决。
强弩之末与挑衅
即使在国民党内部有一支这样蛮横且强悍的部队,但依然扭转不了国民党溃败的大趋势,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的中央军主力部队已经土崩瓦解,但当时的蒋介石依然不甘心,想要垂死挣扎的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地方的实力派上。
伴随着局势的不断恶化,蒋介石开始想要依靠马家军,所以不得不选择忍让,毕竟到目前为止,国民党的多数将领已经不想再打仗,但马家军不同,不仅因为他以往的土匪作风,主要还是因为西北地区是马氏军阀时代的根基。
而马步芳的马家军和共产党之间也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所以抵抗的态度非常坚决,仅仅是出于这一点,蒋介石就承诺予以马家军空中支援。
以此为前提,盘踞在西北地区的马不方开始积极争取这里行政长官的职位,甘肃和西安地区作为军事要冲,自然成为防守的重点,而这里也成为蒋介石的大后方。
对于我党来说,在甘肃地区虽然缺少党组织的渗透,但在陕北的根基却非常深厚,完全可以通过向敌后进军的方式弥补西北进展不顺利的损失,彭德怀及其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则承担起了这一重要任务。
1949年6月,西北的战场已经来到了关键阶段,胡宗南和马家军在这里固守,试图想要通过攻下咸阳作为进攻西安的媒介,在得知我军为彭德怀所领导的西北第一野战军之后,马家军多少有些不屑一顾。
因为他十分清楚,早期的西北战军是在长期的敌军围剿之下苦苦支撑着,相比于其他的解放区,西北野战军的力量要小得多,经过解放战争的消耗,有些地区的人员已经出现枯竭,现有的部队数量根本难以满足大规模的作战计划。
在这种老区人力枯竭,新区又暂时无法大规模动员的情况下,西北野战军的主要兵员补充都是依靠俘虏,尤其是在此前的宜川战役之中,彭德怀虽然率领部队对湖东南部造成了重创,但自身也减员了7000多人。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马继援带领的马家军始终认为,在部队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彭德怀的能力再强,也根本无法战胜自己,所以便在当地大肆宣传自己的骑兵优势,声称共军最怕马家骑兵,甚至还说两小时就可以结束战斗,想要一举拿下咸阳。
完全碾压的胜利
对于这种心理上的战术,彭德怀自然不会在乎,作为一个指挥员,他的洞察能力十分惊人。
彭德怀发现胡宗南和马步芳的私人关系很差,二人不仅存在着私人恩怨,还有关于蒋介石的重用问题上所产生的矛盾。
按正常情况来说,湖中南驻扎在西北代表着国民党的中央力量,但实实在在居住在这里的马步芳,却将甘肃和青海地区视为自己所有,这就让双方之间存在了对立。
胡宗南在这里成立骑兵团之后,曾派人去青海买马。
但因为派去的人太过骄傲,和马步芳产生了摩擦,这一批人有的被活埋,有的被赶走,所以二人虽然在后来走向了合作,但经常发生误炸和误杀事件,即使有人想要从中调解,但马步芳却根本不听。
基于这个认识,彭德怀认为现有的兵力可以打胡宗南,但不能同时进攻马家军,所以必须等待至少一个兵团到达。
双方开战之后,马家军和胡宗南部相继出动,而马家军果然凭借自己的骑兵优势,很快来到了咸阳郊外地区。
彭德怀则利用两军各自的弱势,采取了独特的应对方法,比如为了迷惑胡宗南,彭德怀下令打造华北兵团入陕作战的舆论,延缓其进攻速度,一方面让其与马家军脱节,另一方面为我军的大部队集结争取时间,援军一到就立刻对马家军发起进攻。
面对其引以为傲的骑兵,彭德怀直接下令调出重机枪,面对这样的泼水式扫射,这些所谓的骑兵全都变成了活靶子,看似强壮的马匹在枪林弹雨之中直接失控,看似稳定的阵型,瞬间成为一盘散沙。
失去了骑兵之后,马家军也就失去了依靠,在不断的交火之中,伤亡惨重不得已选择了撤退,在强大的火力之下,再先进的骑兵也无法前进一步。
因为马家军的主力骑兵遭到了重创,所以后续根本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反攻和抵抗,从而加快了我军解放兰州和西宁的进程,也为西北地区的全境解放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卫玮岑.兰州战役与国共西北战略[J].近代史研究,2025,(02):128-141+161.
[2]田润民.马家军的兴起与灭亡[J].炎黄春秋,2021,(07):76-80.
[3]知秋.彭德怀、张宗逊解读马家军[J].百年潮,2020,(07)
:93-94.DOI:10.16624/j.cnki.11-3844/d.2020.07.0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