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关乎人类存亡——兵器还是徒手?这是个问题

0
分享至


这是散打王官方推送的第2793篇文章

本文18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三体》刘慈欣

中华传统武术可谓包罗万象,无论是开碑裂石的硬功,还是四两拨千斤的柔劲,亦或是玄之又玄的气功,都有独到的文化魅力。而在实战技击方面,基本分为两大分野——白打与兵器。


所谓的白打即徒手搏击,它是武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各种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技法。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运用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以达到攻击对手、保护自己的目的。

兵器又称器械,是武术中使用各种武器进行攻防的技术。兵器种类繁多,大概在宋代时期便开始有了所谓“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在明清时期逐渐成型!郭德纲老师在相声中就使过这趟贯口活!


在武术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两者一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丰富了武术丰富的技术体系。但很多人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徒手,兵器两个分野,哪个更早形成体系呢?

聊这个问题之前,要先明确一个概念:武术并非单纯指攻防意识,而是指相对成型的攻防技术体系。要探究武术体系中白打与兵器孰先孰后,需从原始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技术发展脉络入手。现今武术界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击杀技法源于原始人类的狩猎需要。


峙峪遗址狩猎人群生活复原图(郭肖聪绘)

因为生存不易!试想一下,在山清水秀的小河旁,三五人类行走于其间,探索丛林鸟兽花果,大家携手揽腕欢声笑语,殊不知你们可能已经成为了大型肉食动物的目标。当这是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春游吗?

在强敌环伺的世界中,我们的祖先还没出新手村。他们身上没有尖牙、没有利爪,更没有强壮的肢体!同时自身还富含蛋白质和各类营养元素!!!这不妥妥唐僧肉吗?


图片来自网络

在《原始人群的生产力、意识与家庭结构研究》论文中指出,在远古时代中,6%至10%的原始人类可能死于掠食动物之口。这时,生存才是文明延续的第一要义。

面对那些通过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来进化自身躯体的猛兽来说,远古人类要是想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借助自身条件赤手空拳ko剑齿虎。。。。。。还是有一丝丝的强人所难。


图片来自网络

这边一招白鹤亮翅还没使完,老虎可能已经开始擦嘴了。为了活下去,老祖宗们开始被迫整活——制作工具。在非洲肯尼亚的Lomekwi 3遗址中出土了33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制造的石器,其中包括石锤、石砧和石片等。这些石器显示出明显的打制痕迹,表明它们是经过人为加工制成的。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用火?很抱歉,那时远古人类的这个技能点还没打开。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在肯尼亚的Chesowanja遗址(约140万年前)和南非的Wonderwerk洞穴(约100万年前),考古学家发现了燃烧的黏土碎屑、灰烬层及烧焦的骨骼,表明这个时期人类才开始系统性利用自然火。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还不能使用“魔法攻击”,但这些看起来很粗糙的石器工具,却能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人类与猛兽利器间的战力差距。后期,甚至出现了攻守易形。人类从早期的被动挨打,逐渐转换成向猛兽们进行狩猎!

事实也的确如此!2023年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奥杜韦文化时期地理分布的拓展及古人类和傍人的饮食策略》中,揭示了早在约300万年前,早期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准备食物,并且这些工具是用来屠宰河马和牛等大型哺乳动物。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不断使用工具狩猎的过程中,人类击杀不同体型动物的方法逐渐产生分类。针对中小体型的动物时,使用石匕、石刃枪一类的利刃;面对中大型的动物时则采用石锤、大棒等钝器的击打效果更好。这时,人类所用武器便有了基本的分类,同时也为了更高效的猎取食物,开始系统化提升兵器的攻防技术体系!

这应该是武术器械技击体系的最早雏形!此时的武术可以理解为人类改造世界时,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之一。任何一项技艺的诞生与完善一定是有相应的历史前提,在那个特定时期,对于器械应用,应是人类这一肢体相对弱小的种族唯一的出路。恰恰是因为这一技击方法可以极大满足种族的生存需要,器械应用这一讲究搏杀的技击体系,才会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优先形成体系,方便后代进行学习、使用。


图片来自网络

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先生在《三体》的话,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祖先一味的通过强化自身肢体的搏击技巧,而固执地与剑齿虎、猛犸象一类猛兽单挑!那人类可能还没出新手村就已game over了。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观点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边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体检报告中,若4个指标都正常,基本可以放心,身体还算健康

体检报告中,若4个指标都正常,基本可以放心,身体还算健康

我是娱有理
2025-05-08 08:34:40
印度遭巴基斯坦痛打后,五常西方国家哀嚎一片,只有东大笑到最后

印度遭巴基斯坦痛打后,五常西方国家哀嚎一片,只有东大笑到最后

凯撒谈兵
2025-05-08 12:36:39
中国第1,世界第4!赵心童排名创新高,小特刷新纪录,5虎进前10

中国第1,世界第4!赵心童排名创新高,小特刷新纪录,5虎进前10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5-07 09:16:58
赵心童母亲:我儿子初中文化课排前三,但他说以后想打球时我立刻就同意了

赵心童母亲:我儿子初中文化课排前三,但他说以后想打球时我立刻就同意了

雷速体育
2025-05-06 18:50:29
历史名局!季后赛半场纪录此前是2017年总决赛G4骑士保持!

历史名局!季后赛半场纪录此前是2017年总决赛G4骑士保持!

直播吧
2025-05-08 11:09:26
中年人的聚会实录,大家连装都懒得装了

中年人的聚会实录,大家连装都懒得装了

秋日么么茶
2025-05-07 21:34:18
郭德纲没有说错,旗袍还真有开叉到胳肢窝的,竟然还挺好看!

郭德纲没有说错,旗袍还真有开叉到胳肢窝的,竟然还挺好看!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5-05 00:00:10
你在公司捅过啥大篓子?网友:收藏下,不开心时候拉出来看看

你在公司捅过啥大篓子?网友:收藏下,不开心时候拉出来看看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4-29 00:10:12
你无意间摸到过什么不该摸的东西!网友看过全部笑岔气了

你无意间摸到过什么不该摸的东西!网友看过全部笑岔气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1-13 01:34:06
暴跌,跌回“6元时代”?时间定了,马上要变

暴跌,跌回“6元时代”?时间定了,马上要变

浙江之声
2025-05-08 11:11:14
打疯了,雷霆本场所有15名球员均获出场并都有得分入账

打疯了,雷霆本场所有15名球员均获出场并都有得分入账

懂球帝
2025-05-08 12:36:11
赵心童家世被扒!开库里南戴百万名表,父亲15年就是深圳医院院长

赵心童家世被扒!开库里南戴百万名表,父亲15年就是深圳医院院长

杨哥历史
2025-05-07 09:59:40
刚刚,台州山姆会员商店开工!

刚刚,台州山姆会员商店开工!

台州交通广播
2025-05-08 14:49:35
体育总局公开保送名单!婵宝无缘985,两大原因揭为何不如陈芋汐

体育总局公开保送名单!婵宝无缘985,两大原因揭为何不如陈芋汐

涵豆说娱
2025-05-07 12:51:00
当神秘群组被“打开”,马筱梅和马筱梅的父母此身清白了!

当神秘群组被“打开”,马筱梅和马筱梅的父母此身清白了!

二月侃事
2025-05-08 12:34:58
以色列计划接管整个加沙地带:恐怖袭击的代价就是永久失去领土

以色列计划接管整个加沙地带:恐怖袭击的代价就是永久失去领土

一种观点
2025-05-05 22:21:50
章子怡突然官宣喜讯!这个瓜,希望汪峰没有后悔

章子怡突然官宣喜讯!这个瓜,希望汪峰没有后悔

不八卦掌门人
2025-05-05 17:09:39
作家周晴去世,享年57岁,死因惹猜测,儿子读北大,最后露面曝光

作家周晴去世,享年57岁,死因惹猜测,儿子读北大,最后露面曝光

阿伧说事
2025-05-05 13:18:13
韩国棋院公布死子新规 为柯洁改规则?想多了!退1步进2步还在死撑

韩国棋院公布死子新规 为柯洁改规则?想多了!退1步进2步还在死撑

劲爆体坛
2025-05-08 12:22:03
西安碑林博物馆票价将调至85元,工作人员:10元属于改扩建期间惠民票

西安碑林博物馆票价将调至85元,工作人员:10元属于改扩建期间惠民票

澎湃新闻
2025-05-08 10:08:11
2025-05-08 15:32:49
散打王官方 incentive-icons
散打王官方
世界超级散打王争霸赛精彩视频
2995文章数 28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威少两战37分:屡陷冲突将对手打出鼻血

头条要闻

巴基斯坦外长:印度发动袭击后 巴印国安顾问有过接触

头条要闻

巴基斯坦外长:印度发动袭击后 巴印国安顾问有过接触

娱乐要闻

黄圣依离婚后发现,母亲同样令她窒息

财经要闻

57政策解读: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

科技要闻

鸿蒙电脑正式亮相!华为:布局五年

汽车要闻

纯电增程双动力 阿维塔12 2025款上市26.99万元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三星首款三折叠手机曝光:硅碳电池、低于 5000mAh

本地新闻

为什么太行山上长满了韩国人?

数码要闻

TrendForce:2025年第一季OLED显示器出货量增长175%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