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会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外交部网站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会晤是积极、务实、建设性的”。国际媒体普遍表示,这是今年1月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以来,两国高层会谈之一,也是王毅与鲁比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双方的积极对话将增加两国元首举行峰会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缓和美中紧张关系。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次会晤有助于中美双方就当前面临的双边、多边、区域以及全球议题交流看法,认识彼此核心关切,对于美方更冷静、理性、务实处理涉华问题也会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按照路透社等媒体的说法,这是鲁比奥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是美国将目光投向中东和欧洲冲突之外、重新聚焦印太地区的努力之一。但近期美国不断升级的关税威胁,以及对亚洲盟友日益增多的国防支出要求,给鲁比奥此次亚洲之行蒙上一层阴影。
“任何此类会晤都将巩固美中关系稳定”
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王毅与鲁比奥的会晤持续约一小时。会晤中,王毅全面阐述了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强调双方应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转化为具体政策和行动。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报道称,双方一致认为会晤是积极、务实、建设性的,同意加强外交渠道及各领域各层级沟通对话,发挥外交部门在推动两国关系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时,探索扩大合作领域。
据法新社、美国《华盛顿邮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鲁比奥在会晤结束后告诉记者,“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具有建设性和积极的会晤”,两国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他还对两国元首举行会晤表达了期待。但鲁比奥也表示,美中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显然,我们必须共同努力解决一些问题,对于我们这种体量、规模和影响力的国家来说,这是意料之中的。”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资料图
《南华早报》报道称,此次会晤正值北京和华盛顿寻求稳定两国复杂关系之际。今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此后,紧张局势似乎有所缓和,双方就多个经贸问题达成共识。据彭博社报道,最近几周,有迹象表明,美中双方正在开始兑现过去两个月在日内瓦和伦敦贸易谈判中作出的承诺。
“从更大角度来看,王毅与鲁比奥的任何此类会晤都将巩固近期美中关系的稳定,并增加今年晚些时候就关税等问题达成更实质性协议的可能性。”欧亚集团高级分析师杰里米·陈对《南华早报》表示。
“此次两国外长的面对面会晤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会晤延续了两国元首通话所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两国元首曾于1月17日和6月5日两次通话,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发挥了把舵、定向、引航的作用,达成了若干明确共识。这次外长会晤显然是为了在两国元首通话所确立的框架下,进一步落实共识、传达精神,致力于稳定关系、缓和紧张局势,并有助于维护中美关系的总体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美媒透露“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分析人士认为,王毅与鲁比奥在马来西亚的会晤为两人提供了一个在中立场合接触的机会,可能为两国更常态化的沟通铺平道路,也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的北京之行做准备。
在中美两国元首6月的通话中,中国领导人欢迎特朗普再次访华。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政府已在联系企业高管,了解他们是否有兴趣陪同特朗普参加今年可能的访华行程。此外,该媒体引述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校区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克劳斯·拉雷斯的观点称,除了可能在9月初访问北京,特朗普似乎也考虑在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领导人见面。报道称,两国领导人曾多次利用APEC这一平台举行会晤。今年的APEC会议将于10月底至11月初在韩国举行。
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美两国高层的积极互动,对于更好处理彼此关系,以及更好化解区域和全球性难题是有帮助的。中方始终强调,大国要有责任担当。正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之中,美方才可能逐渐领会中方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的良苦用心,进而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意识并采取相应行动。
11日,鲁比奥在吉隆坡与日本外相岩屋毅、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朴润柱举行三边会谈。韩联社称,三方就朝鲜半岛局势、地区安全合作以及三国经济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按照美国国务院此前介绍,鲁比奥此次访问亚洲聚焦安全与经贸议题,将重申特朗普政府致力于推进“自由、开放和安全的印太地区”的承诺。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鲁比奥10日在东盟各国外长面前发表讲话时曾表示,美国有意与亚洲国家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未来50年的故事将主要在这个地区、在世界这个地方书写”,这是“现实”。
安瓦尔:美单边行为破坏自由贸易
不过,西方媒体认为,鲁比奥的外交努力被美国政府发出的新关税威胁所冲淡,因为这些威胁瞄准的目标包括此次东盟外长会东道主马来西亚以及其他派出代表参会的国家。美国《时代》周刊援引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9日在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的开幕致辞表示,“关税、出口限制和投资壁垒如今已成为地缘政治竞争的利器”。综合马新社和星洲网报道,安瓦尔10日会见鲁比奥时表示,马来西亚认为美国的单边行为将破坏自由贸易,可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纽约时报》称,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政府,美国都难以向亚洲国家表明其对该地区拥有战略眼光。今年3月,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访问菲律宾和日本,并重申华盛顿对它们的支持。但据《时代》周刊报道,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正推动美国减少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
《时代》周刊称,美国政府正让美国对国际伙伴的承诺变得可疑,包括减少美国对亚太地区事务的参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关闭使数十个中低收入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面临危险,其中包括一些东南亚国家。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和收紧签证也影响了东南亚国民。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和平与冲突研究系副教授马克·科根表示,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实际上表明它正在撤出”。
刁大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6个月,特朗普政府并未将传统盟友关系、地区战略,甚至“印太战略1.0”的延续作为施政重点,而是更关注应对俄乌冲突、中东问题等热点事务,以及聚焦移民、减税和关税等国内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方反复强调“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安全”等概念,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各方响应。可以说,鲁比奥此次亚洲之行的意图之一依然是试图延续“特朗普1.0”时期的“印太战略”,推动以区域战略为驱动的大国竞争,但特朗普本人当前的政策显然与这一方向背道而驰。这也凸显出美国国内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冲突,反映出在特朗普政府内部,关于美国未来如何扮演国际角色、如何与世界互动,已出现较为明显的分歧。
【环球时报驻泰国、美国特派特约记者 杨一 冯亚仁 环球时报记者 王琪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赵婧如 文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