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数据,6月份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为177.5万辆,燃油车销量达到98万辆,燃油车占比再度突破五成达到55.2%,让电车此前数个月的努力化为虚有,凸显出电车在燃油车的反攻下完全无力抵抗。
6月份燃油车取得如此成绩,在于电车销量停滞乃至可能下滑导致,数据显示6月份整体汽车销量同比下滑8.5%、环比增长4%;同期燃油车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14.7%,这意味着电车在6月份的表现恐怕非常糟糕。
很明显6月份燃油车的销量增长相当凶猛,而电车却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下滑,才导致电车的占比大幅下跌并再度跌穿五成,这与电车企业高管们说他们表现良好相悖,而实际情况恐怕比他们说的要糟糕得多。
6月份电车强企的销量仍然微幅增长,不过业界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它的海外销量倍增,如果单纯拿国内市场的数据来看,其实它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出现了环比下滑,而6月份它还在大幅降价促销,如此表现让人担忧。
新造车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他们在6月份最后两周连连增长,但是7月份第一周的销量大多都环比大跌,环比跌幅最高的超过四成,这让业界质疑他们在6月份最后两周的增长可能透支了市场以获得更好的销量成绩。
7月份以来,多家电车企业提价,价格战力度大幅减弱,而此前他们大力度打价格战都难以取得销量的大幅增长,如今提价,恐怕这个月的销量成绩会更难看,他们开始提价,可能在于此前的价格战导致产业链难以承受,在产业链的压力之下唯有提价。
去年以来就已有产业链人士指出电车的降价是以压榨供应链为代价,主机厂要求供应链降价的频率不断增加,从此前的每年降价一次到每个月都要求降价,产业链企业如今极为害怕接到主机厂的电话,因为只要接到电话,基本上就是要求降价,这让产业链难以承受,有些产业链企业表示宁愿不接单也不降价了,一些产业链企业则选择投入外资汽车企业的怀抱。
恰在此时,全球最大汽车企业丰田表示将主动给产业链提价一成以上,此举对于国产电车来说可谓釜底抽薪,因为国产电车非常依赖产业链,特别是新造车基本上就是组装车,他们的所谓创新很多都是产业链的创新,没有产业链的支持,他们基本上造不出汽车。
在国产电车提价之时,外资车却继续大举降价,韩国现代汽车就在6月份大举降价,伊兰特降价到6.98万元起,现代起亚的高管此前就发声说他们的利润很不错,贴得起中国市场的价格战,还说等着中国一些汽车企业烧死(烧光资金而倒下)再回来抢市场,如今似乎正是时候,因为众多新造车企业中大多数仍然处于亏损当中。
燃油车的猛烈反攻,对于国产电车来说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利润低微--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已低至4%左右,而外资车利润丰厚,丰田一家的利润就相当于中国前七大汽车企业利润之和,外资车趁机加大价格战力度,或将进一步抢占市场,这对国产电车相当不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