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的专题报道,其中《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解了“渴”》文章聚焦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的先达海水淡化项目采用先进海水淡化技术,建成国内单期规模最大淡水生产装置,助力南港工业区成为全国首个以海水淡化为主水源的化工园区。
走进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满眼是高耸林立的化工设备,这是天津市石化产业的主要承载地。
园区往东,是防波堤。“瞧,我们的取水口就在那儿。”跟着先达(天津)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宏飞登上防波堤,只见远处一座取水泵房在海浪中闪现,两条直径1.2米的取水管向岸线延伸。
“这是国内首座栈桥式取水大型海水淡化项目。”杨宏飞说,通过“取水头部—泵站”一体式取水设施和栈桥式海上输水管线实现近岸取水,海水一直输送到10多公里外的厂区。
天津缺水,如何满足石化企业对淡水资源的需求?“转身便是渤海湾,只要有合适的淡化技术,我们不愁没水用。”天津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周弘泽说。
发展化工产业,规划需先行。作为南港工业区规划的唯一工业水水源,先达海水淡化项目去年11月完成建设。项目一期全年可替代、节约淡水资源超过5000万吨,目前为中石化大乙烯、华电、中石化催化剂、渤化等大项目稳定日供水近5万吨。南港工业区由此成为全国首个以海水淡化为主水源的化工园区。
先达海水海水淡化项目有何不一样?指着超滤模组,杨宏飞告诉记者,这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双膜法海水淡化工程,结合使用超滤膜和反渗透膜实现海水的淡化,去除海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胶体和细菌等物质后再进入反渗透处理环节。项目创下多个“第一”:单套一级RO反渗透装置日产淡化水3万立方米,是目前国内单机规模最大反渗透装置;一期日产淡化水15万立方米,是目前国内单期规模最大淡水生产装置。
淡化水价格咋样?
“和市政供水一样,淡化海水很多指标上反而更适应工业生产。”杨宏飞说,“比如,传统流程下,发电需要将自来水进一步处理为低腐蚀性的脱离子水,100吨自来水只能生产75吨脱离子水,而100吨淡化海水可生产超过91吨脱离子水,成本上就省了不少。”
来到车间一侧,记者看到一条崭新的生产线。“这条新组建的生产线日产3万吨水,高压泵、增压泵、能量回收装置和反渗透膜等全部设备实现了国产化。”杨宏飞介绍,生产线不久就将投产,未来不但可以满足生产需要,还能为海水淡化关键装备国产化提供大规模工程应用平台。
围绕海水淡化项目,南港工业区还构建了循环产业链和能源循环体系。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计划输送给下游企业再次利用,形成“海水淡化—提溴—绿电—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相关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年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名单”中,南港工业区成为天津首个获此荣誉的园区。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