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完娃的家长会后,就算正式放暑假了。
孩子期末成绩没掉出班级前5,以为会掉出前10,也算有点预料之外,但在年级排名中,就没啥水花了。
离娃跟我画的饼,距离还比较遥远。
不过欣慰的是孩子的语文和英语在稳步上升,物理也比之前好了一些,数学有点惨兮兮,生物和化学也有点差强人意。
不过我的情绪不悲不喜,也没有太多意难平,心态比较平和。
孩高中这一两年,我对成绩看淡了很多,能考好自然开心,实在考得不尽人意,也很坦然。
接纳自家娃只是个普通孩子,即便他有学习能力,但吃不了太多学习的苦,努力指数不够,也只能让自己释怀与自洽。
这样想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大的落差感与悲戚。
谁规定之前拔尖的孩子,会一直拔尖,谁能保证半路不会杀出幺蛾子。
接纳变化,接纳无常,也接纳有些瓶颈是孩子逾越不了。
没有太高的期待,也就没有那么大的落差感。
比起从前孩子成绩没达到我的预期的愤怒,生气和焦虑,现在的我从容了很多,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见证了孩子从学霸变成中等生,经历了孩子情绪的跌宕起伏。
疼狠了才会醒悟,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优于学习和成绩。
只要娃开心,快乐,积极进取,能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
降低我自己的心理预期,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允许孩子做不到,也接纳幺蛾子与无常。
其次,这两年我持续学习积极心理学和正念,也看了很多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
持续的学习也让我的觉察力更强了,心态更平和,看待问题的视角更多元。
用更多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给孩子更多温暖积极的反馈。
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想办法去帮助孩子与引导孩子多花点时间努力。
最后,学习始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再焦虑,再着急都没办法越俎代庖。
既然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既然孩子已经接近成年,那么孩子就应该懂得付出与得到成正比的道理。
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能吃多少苦,才能收获别人得不到的分数。
我只想让孩子明白:
人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如果吃不了学习的苦,那就要接受成绩不如别人,即便不如意,也不要埋怨和意难平。
我觉得这是“反向利用”孩子想赢的心,倒逼他来想清楚高三最后一年的路要怎么走?
我想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学业也是他自己的事情,未来也由他自主决定。
如果沉不下心,如果无法对自己狠下心投入更多的学习,那么很多美好的愿望只是泡沫。
人生只心动,不行动,那是假把式。
想到,做到,复盘,思考,重启,再想,再做。然后将这个践行逻辑持续。
只有将简单的刷题重复做,坚持做,才能在平凡中提炼出来想要的一切。
所以,从昨天到现在,孩子即便在玩,我也没有冒火,没有指责孩子,更没有唠叨。
我只是淡淡的问孩子:
之前说的暑假计划还算数吗?说电子产品要我全收走,还算数吗?需要我协助时,随时告诉妈妈,不需要我协助时,我不会多说半个字。
我明确告诉孩子:
这是你逆风翻盘最后的机会,也是你想实现目标的一个关键阶段。你自己考虑清楚,然后为自己负责与选择买单。
说这些并不是推诿责任,而是我想把最后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但我愿意配合孩子所有需要我助力的地方。
这个暑假,我不想因为学习再跟孩子发生矛盾与冲突,也不想因为孩子躺平不学习,玩手机而让自己气到吐血。
想用更多时间来卷自己,去读书,去写作,去运动,去做点自己开心的事。
不想把全部关注点都放在孩子什么时候学习上,最后搞得鸡飞狗跳,两败俱伤。
希望高中最后一年暑假,跟孩子相处愉快,能用自己的淡定带给孩子更多从容与坚定。
希望一切美好的事情,都在路上,希望我娃在最后一年的高中生活中勇于挑战,拥有自己的盛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