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张老师站在办公室窗边,双手颤抖得几乎握不住茶杯。
那个穿灰西装的男人——她曾轻视的学生家长,正与校长和教育局人员交谈。
“这不可能啊!”她难以置信地低语。
男人转头,目光与她相遇,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有人要付出代价了。”旁边的李主任低声说道。
张老师感到一阵寒意袭来,她知道自己闯了大祸。
01
我叫陈远,四十二岁。
因工作性质,常年在外地出差,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
我的工作身份在女儿小雨的学校里始终是个谜。
有人猜测我是个跑长途的卡车司机,也有人说我是干装修的。
我穿着永远是那几套普通西装,开着一辆不起眼的国产车。
那天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
我刚从外地赶回来,连胡子都来不及刮,特意抽空去参加女儿初二的家长会。
新学期,新的班主任。
张老师,三十五岁左右,戴着黑框眼镜,一身得体的职业装。
我坐在教室后排的小椅子上,感觉自己像个巨人挤在玩具屋里。
周围的家长三三两两地交谈,谈论着暑假里的旅行和孩子的补习班。
我安静地坐着,时不时看看手表。
小雨在班上一直是个中上等的学生,虽然不是最顶尖的,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
“各位家长好,我是新任班主任张梅。”张老师站在讲台上,声音清脆。
她的手指轻轻敲击讲台,红色指甲格外醒目。
“初二是关键的一年,我会对每个学生负责,希望家长们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她侃侃而谈,讲述着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和班级管理制度。
在讲到班费收取时,她的目光扫过教室,在我身上停留很久。
讲完班级情况后,张老师开始逐一和家长交流。
她站在教室中央,翻看手中的学生名册,依次叫家长上前交谈。
轮到我时,她的目光扫过我略显疲惫的面容和普通的着装,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陈小雨的家长是吧?”张老师翻看着手里的资料,没有抬头。
“我看小雨的成绩还可以,语文和英语还有提升空间。”
“谢谢老师关心,我会督促她多学习的。”我礼貌地回答,伸出手想要握手。
张老师轻轻碰了一下我的手,很快收回,用纸巾擦了擦。
“家长的配合很重要。”她的语气微微变化,抬头看了看我身后。“你太太没来吗?”
“她在老家照顾父母,不在这边。”
“哦,单亲家庭。”张老师在名册上做了个标记。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你们家的条件...能保证小雨有独立的学习空间吗?”
她的话语中含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怜悯,让我感到不舒服。
“她有自己的房间。”我简短回答。
“嗯,那就好。”张老师点点头,已经在寻找下一位家长。“有空多关注孩子的学习。”
我注意到她对其他穿着光鲜的家长态度明显热情许多。
一位穿着名牌西装的父亲上前时,她露出灿烂的笑容,谈话持续了足足五分钟。
当与班里几个成绩顶尖学生的家长交谈时,她甚至主动加了微信,承诺会“特别关照”。
开学第一周过后,小雨回家时情绪明显低落。
她放下书包,默默坐在沙发上,盯着墙面发呆。
“怎么了?学校发生什么事了吗?”我放下手中的报纸,走到她身边。
“没什么。”小雨摇摇头,起身走向自己的房间。
“饿不饿?我做了你爱吃的红烧排骨。”
“不饿。”小雨关上门,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
晚饭时,小雨只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
我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但没有追问。
有时候,给孩子一些空间比立刻逼问更有效。
02
第二天早上,我送小雨到校门口,看着她慢吞吞走进校园,肩膀微微耷拉着。
等她进入教学楼后,我决定去找张老师谈谈。
张老师正在办公室整理教案。
看到我进来,她似乎有些惊讶,放下手中的钢笔,取下眼镜,用纸巾轻轻擦拭。
“陈先生?有什么事吗?”她的语气里带着疑惑,不明白我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想了解一下小雨在学校的情况。”我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她最近有些不对劲。”
张老师推了推眼镜,重新戴上。
“小雨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也有几次没按时交。昨天的数学小测验只得了78分,明显低于她的水平。”
“这不像她。以前她很认真的。”我皱起眉头。“在班上发生了什么吗?”
“孩子进入青春期,变化很正常。”张老师的语气带着距离感,手指有节奏地敲击桌面。
“您工作忙,可能平时没注意到。初二学生正处于叛逆期,需要家长多关心。”
“我虽然工作忙,但很关心女儿。”我直视张老师的眼睛。“有什么问题可以直说。”
张老师轻咳一声,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文件。
“学校要求统一着装,小雨的校服已经很旧了,颜色不够鲜亮,影响班级形象。”
“校服旧了可以再买新的。”
“那很好。”张老师微笑,递给我一张纸。
“班里准备统一添置新校服,每人300元。明天让小雨带来。”
“好的,我知道了。”我接过纸条,起身告辞。
走出办公室,我在走廊上碰到了教导主任李主任。
她是个五十多岁的女性,看起来和蔼可亲。
“陈先生,来看老师啊。”李主任笑着问候。
“是的,想了解小雨的情况。”
“小雨是个好孩子,成绩不错,态度端正。”李主任推了推眼镜。
“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例行交流。”我没有多说什么。
当天放学后,小雨拖着步子回到家。
她进门就坐在玄关的鞋柜上,一声不吭地换鞋。
“张老师今天又批评我了。”她放下书包,声音低沉。
“为什么?”
“她说我的校服太旧了,影响班级形象。”小雨低着头,用手指绕着发梢。“班上好多同学都说我们家是不是很穷,连校服都买不起。”
我看了看小雨的校服,的确有些褪色,但还算整洁。
“没关系,明天我们买新的。”我轻拍她的肩膀。“记得带300元去交班费。”
“班主任在全班说,我们家肯定是付不起这么多钱,可以分期交。”小雨的眼圈红了。“我从来没这么丢脸过。”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情绪。
“小雨,明天我们一起去学校,把这事说清楚。”
第二天一早,我带小雨去学校附近的制服店买了新校服。
店员看着我们,嘴角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
“这是咱们学校最新款的校服,比之前的面料好多了。”店员熟练地取下一套校服。
“价格是三百八十元一套。”
“这么贵?”我有些惊讶。
“现在物价上涨,面料成本高啊。”店员耸耸肩。“不过我看你们是老顾客了,三百五给你们。”
我付了钱,小雨换上新校服,原本紧绷的脸终于露出笑容。
“这下张老师不会再批评我了吧?”
“当然不会。”我拍拍她的肩膀。“走吧,上学去。”
到学校时,我把300元班费直接交给了张老师。
她接过钱,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可事情并没有因此好转。
03
一周后,小雨告诉我,张老师调整了座位,把她从中间调到了最后一排靠窗的角落。
“老师说什么理由?”我放下碗筷,皱起眉头。
“她说按成绩排的。”小雨委屈地说,手拿着面包一点一点撕。
“可是李明比我成绩差,却坐在第二排。李明爸爸是开公司的,经常给学校捐款。”
我皱起眉头。
“这周的测验你考得怎么样?”
“语文87分,数学92分。”小雨从书包里拿出试卷。“我班上排第八名。”
成绩不错,不应该被调到后排。
我决定再次找张老师谈谈。
第二天上午,我穿戴整齐,刮了胡子,特意换上一套新西装,来到学校。
张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红笔在试卷上划出一道道痕迹。
“陈先生,又有什么事?”她的语气中带着不耐烦,头也没抬。
“想问问为什么把小雨调到最后一排?”我拉开椅子坐下。
张老师放下红笔,抬头看着我。
“座位调整是班级管理的一部分,我有我的考虑。”
“是因为她成绩下降了吗?这次测验她排名第八,应该坐在前面才对。”
“不全是。”张老师看着我,眼神复杂。
“小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后排有助于培养她的独立性。”
“她以前不是这样的。”我直视张老师的眼睛。“是不是在班上遇到什么问题?”
张老师换上一副专业的口吻。“您工作这么忙,可能不太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小雨最近可能受到一些同学的影响,交友不太慎重。”
“哪些同学?”
“都是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张老师轻描淡写地说。
“我是希望她能和优秀的同学多交流。班里有几个学生家长是企业高管,孩子见多识广,对她的成长有好处。”
我没再多说什么,心里的疑虑越来越重。
离开前,我特意绕道小雨的教室,发现她果然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周围几个座位都空着,形成一个明显的隔离区。
十一月初,班级通知收取冬季取暖费和班费,共450元。
为了避免小雨再次尴尬,我立即通过微信转账给张老师。
“已收到陈小雨家长的转账,谢谢配合。”张老师在家长群里回复。
看到这个消息,我松了一口气,以为总算解决了一个小问题。
可第二天,小雨回家时情绪异常激动。
她一进门就把书包摔在地上,脸色苍白,嘴唇紧抿。
“怎么了?”我连忙问道。
“张老师在全班点名批评我没交班费!”她哭着说,声音几乎哽咽。“我说你已经转了,她不信,让我明天必须带现金去。”
“她没看到转账记录?”我不敢相信。
“她说看到了。”小雨抹着眼泪。“她说像我这样的学生应该提前交,不要等到最后一刻。可明明截止日期是下周五啊!”
我立刻截图转账记录,发到家长群里。
“张老师,这是昨天的转账记录,您已经确认收到。为何今天又在班上说小雨没交?”
群里一片寂静,其他家长开始私下议论。
半小时后,张老师回复:“可能是统计时遗漏了,明天会跟小雨解释清楚。”
她的回复冷淡而公式化,连个表情符号都没有。
04
第二天,张老师确实在班上解释了这个“误会”,语气敷衍,连句道歉都没有。
我无法再忍受这种不公平。
第二天一早,我直接去找了学校的教导主任。
“李主任,我想和您谈谈。”我敲门走进办公室。
“陈先生,有什么事吗?”主任是个和蔼的中年女性,此时正在批阅文件。
“我想反映一下张老师对我女儿的不公平待遇。”我坐下后,详细讲述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
主任皱眉听完,取下眼镜,揉了揉鼻梁。
“这种情况确实不应该。我会尽快和张老师谈一谈。”
“谢谢李主任。”我站起身。“希望能尽快解决。”
“陈先生别着急,我会处理好的。对了,听说你经常出差?”
“是的,工作需要。”
“做什么工作,如果方便的话?”
“进出口贸易,杂七杂八的事情。”我含糊地回答。
几天后,李主任约我去办公室,告诉我她已经和张老师交谈过,她否认有任何歧视行为,称一切都是正常的教育管理。
李主任委婉地说,“张老师承诺会多关注小雨的情况。可能是沟通上的误会,我建议你和她再好好沟通一下。”
从李主任的态度中,我意识到学校内部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性不大。
回家的路上,小雨突然问我:“爸爸,我们家是不是很穷?”
这个问题像一把刀刺进我的心。
我放慢步伐,看着小雨稚嫩的脸庞,“怎么这么问?”
“张老师说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家庭条件差的孩子要更努力才能出人头地。”小雨低着头,踢着路边的小石子。
“我们家不穷。”我认真地看着她。“爸爸只是需要经常出差,但收入足够我们生活得很好。”
“那为什么张老师总是针对我?”
“有些人喜欢以外表和财富评判他人,这是他们的局限。”我握住小雨的手。
小雨点点头,眼神仍充满疑惑。
有一次,我在小区门口碰到了同班的王小丽妈妈,她也抱怨女儿在班上处境不怎么好。
通过交流下来,我们发现张老师确实存在明显的歧视行为,不只针对小雨一个人。
期末考试前,我再次找张老师当面谈话。
我敲门走进办公室,张老师正在电脑前打字。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张老师,耽误你几分钟。”我坐在椅子上,直视她的眼睛。
“陈先生,我很忙。”张老师不情愿地转过身。“如果是关于小雨的学习,她最近表现确实不理想。”
“我想知道,为什么她总是被安排在后排?为什么她报名的活动总是被拒绝?”我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张老师皱起眉头,双手交叉放在桌上。
“陈先生,教育有专业性,每个决定都有教育考量,不是家长能随意干涉的。”
“教育的专业性不包括歧视学生。”我直视她的眼睛。“我知道你对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态度不同。”
“你这是在质疑我的职业操守!”张老师声音提高了,脸色变得难看。“我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陈先生,请注意你的言辞。”
“希望如此。”我平静地说,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我整理的一些情况,希望你能看看。否则,我拿到教育局去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张老师接过文件,匆匆扫了一眼,脸色变了变。“你这是在威胁我?”
“不,我只是陈述一个可能性。”我起身离开。“希望期末考试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05
离开办公室后,我径直去了教导主任办公室,表示如果学校不重视,我将直接向教育部门反映。
主任意识到事态严重性,承诺会密切关注。
但是从她谨慎的措辞中,我感觉学校可能会倾向于息事宁人,毕竟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家长往往也是学校的重要“资源”。
十二月中旬,期末考试结束。
小雨的成绩继续下滑,特别是语文和英语,明显低于她的实际水平。
考试结束当天,几位家长聚在学校门口交流。
“语文阅读理解那道题,我儿子写的和王语嫣几乎一样,他得了3分,王语嫣得了5分。”李先生愤愤不平地说。
“我女儿的作文明明写得很好,却只得了中等分数。”王小丽的妈妈抱怨道。
我们决定联名向教育局反映这一情况。
一周后,我们向市教育局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投诉材料。
教育局收到材料后,一位姓王的科长亲自打电话给我,表示会认真调查。
学校态度明显变了,张老师对小雨的态度也缓和了一些,至少不再当众刁难她。
寒假里,小雨的情绪有所好转。
开学第一天,我开车送小雨到学校。
她坐在副驾驶,不停地看表,明显不想去。
“爸爸,我能不能转学?”她在校门口停住脚步,死死拽着安全带不肯解开。
“怎么了?还是担心张老师?”我关掉发动机。
“我在班上没朋友了。”小雨低着头,声音哽咽。“大家都不和我玩,说我家里没钱。”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我。
孩子的纯真世界竟被成人的偏见玷污。
“再坚持一下。”我蹲下身,平视她的眼睛。“爸爸向你保证,情况很快会改变。”
小雨勉强点头,慢吞吞地走向校门。
我看着她的背影,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送完小雨,我直接去了市教育局。
通过之前的联系,我约见了负责中学教育的王科长。
“陈先生,你好。”王科长翻阅着我们提交的材料。“我们已经收到你们的反映材料,正在调查中。”
“王科长,这事关系到多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希望能加快进度。”我递上一份补充材料。
王科长仔细查看材料,眉头紧锁。
他拿起电话,让秘书把教育督导科的同事叫来。
很快,两位工作人员进来,王科长向他们介绍了情况,并当场安排了工作。
王科长合上文件夹。“明天我会带队去学校进行突击检查。”
“谢谢王科长。”我站起身。
“不用谢。”王科长送我到门口,突然顿了顿。
“陈先生,我一直觉得你很面熟,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可能你记错了吧。”我笑了笑,没有多说。
也许吧。“王科长若有所思。”我们明天见。“
06
第二天上午,教育局的检查组以例行督导的名义进入了学校。
检查组直奔校长室,校长脸色变了几变,慌忙安排人接待。
当检查组走进小雨所在的班级时,张老师正在上课。
看到检查组,她明显紧张起来,粉笔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她弯腰捡起粉笔,强作镇定,手指微微颤抖。
“同学们,今天有教育局的领导来听课,大家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她的声音有些发抖。
课堂上,张老师表现得极为专业,与平时判若两人。
小雨回答问题时,她还特意表扬了几句。
下课后,检查组与学生们随机交流,了解班级情况。
午饭时间,检查组约谈了张老师。
我没有参与,不过听说,张老师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时,眼睛红肿,像是哭过。
下午,检查组召集部分家长代表座谈。
我作为家长代表之一参加了会议。
会议室不大,长方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气氛沉闷而紧张。
“各位家长,感谢你们的配合。”王科长开门见山。“这次座谈会,请大家畅所欲言,如实反映情况。”
张老师也被叫到了会议室,坐在角落里,表情严肃。
“张老师,有家长反映你对学生存在区别对待的情况,你怎么看?”王科长问道,声音平静但不容回避。
“绝对没有。”张老师斩钉截铁地否认,声音提高了几分。“我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从教二十年,从未有过歧视行为。”
“为什么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容易当选班干部?”一位家长追问。
“选举是学生们自己投票决定的,我没有干涉。”张老师辩解。
讨论陷入僵局。
张老师否认一切指控,坚称自己无可指责。
校长和教导主任在一旁不停地打圆场,说这可能是“沟通不畅”或“理解偏差”。
就在这时,我开口了:“我有一些证据,或许能帮助澄清事实。”
张老师转向我,眼中充满愤怒和恐惧:“陈先生,证据不是你能凭空捏造的!”
王科长插话道:“张老师,请冷静。”
张老师情绪越来越激动,突然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嘲讽:“陈先生你不就是个跑长途的司机吗?凭什么对教育指手画脚?”
几位家长脸色阴沉,明显被激怒了。
我缓缓站起身,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工作证,放在桌子上。
“张老师,我想我应该介绍一下自己。”我微笑着说。
张老师看清工作证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校长和教导主任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不...不可能...你...”张老师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完整的话。
会议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我。
“我是教育部教育督导局的陈远。此次突击检查,正是我负责协调的。”
随后我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录音。
那是小雨和同学的通话录音,清晰记录了张老师在班上对家庭条件一般学生的歧视性言论。
“我不想坐后排,看不清黑板。”录音里小雨的声音稚嫩而委屈。
“张老师说了,后排是给我们这种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坐的。”另一个女孩的声音。
录音播放完毕,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07
张老师的脸色变得惨白,嘴唇颤抖着想要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接着,我出示了从其他家长那里收集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张老师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态度截然不同。
最后,我拿出了一份统计表,详细记录了过去几个月中,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在座位安排、活动参与、评优评先等方面的差异。
表格清晰地显示了系统性的歧视模式。
“这还能说我是凭空捏造的吗?”我平静地说。“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提供更多证据。”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张老师的脸色变得苍白,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校长和教导主任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还有监控录像。”我继续说道,看向校长。“学校的走廊和教室都有监控。如果调取过去几个月的录像,可以清楚看到张老师的差别对待。”
王科长点点头:“学校请配合提供监控资料。我们会彻底调查这件事。”
张老师突然站起来,椅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这是污蔑!这是陷害!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断章取义,恶意解读!”
“监控和数据不会说谎。”我直视她的眼睛。“张老师,你有机会解释,但请不要否认事实。”
王科长拿起我刚放在桌上的工作证:“陈局长是我们的直接领导,这次调查是他提前部署的。我本来以为只是一起普通的投诉案例,没想到案情如此严重。”
张老师终于明白为什么教育局会突然来检查,为什么会直接针对她的班级。
她僵在原地,说不出话来,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会议结束后,走廊里一片寂静。
我刚走出会议室,就看到小雨站在拐角处,紧张地咬着嘴唇。
当她看到我时,立刻跑了过来,小手攥着衣角。
“爸爸,老师们都来开会了,我们自习...”她的声音很小,眼睛却亮晶晶的,充满期待。
我蹲下身,与她平视,“结束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轻轻抚摸她的头发,将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
小雨似乎想问什么,最终只是点点头,小声说:“嗯。”
第二天早上,学校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调整张老师的工作。
校长亲自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面色严肃。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张老师将不再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她将调到教研室工作。”校长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李老师将接任班主任一职。”
教室里响起低低的议论声,小雨坐在后排,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的划痕。
李老师走上讲台,她是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眼睛却炯炯有神。
她环顾教室,微笑着说:“同学们好,我是李玉梅,很高兴成为你们的新班主任。首先,我重新安排一下座位。”
她拿出一份名单,“按照身高和视力情况,我们会重新调整。另外,每个月我们会轮换一次,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在不同的位置。”
教室里响起了小小的欢呼声。
座位调整后,小雨被安排在了第二排靠窗的位置。
阳光照在她的课本上,也照在她渐渐舒展的眉间。
08
中午放学时,李明和王小丽一起走到小雨身边,“小雨,一起去食堂吗?”李明问道,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试探。
小雨有些惊讶地抬头,然后露出笑容,“好啊。”她迅速收拾好书包,三个人并肩走出教室,在阳光下,影子被拉得很长。
放学后,我站在校门口等小雨。
远远地,我看到她与几个同学有说有笑地走来,不再是独自低头匆匆走路的样子。
“爸爸!”小雨看到我,快步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今天我们换座位了!我现在坐在第二排,看黑板清清楚楚的!”
“太好了。”我摸摸她的脸,“今天过得怎么样?”
“特别好!”小雨兴奋地手舞足蹈,“李老师说下周我们要排演一个小话剧,我报名做主角了!她说我声音很适合!”
我笑着点点头,牵起她的手,“走吧,回家。今天想吃什么?”
“红烧排骨!”小雨蹦蹦跳跳地走在我身边,阳光在她的脸上跳跃。
接下来的日子,学校明显改变了许多。
教育局发出通报,要求全市学校开展自查,严禁任何形式的学生歧视行为。
王科长亲自带队走访了几所学校,确保整改到位。
每到一处,他都会提及我的名字,使得”陈远“这个名字在教育系统内迅速传开。
一天下午,王科长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笑意,“陈局长,张老师的处理结果下来了。除了调离教学岗位,还要接受培训和反思。校长和教导主任也受到了警告处分。”
“嗯,处理得合适。”我简短地回答,手指轻敲桌面。
“对了,上级对这次事件很重视,打算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教育公平专项整治。想请您参与指导,您看...”
我沉默了一下,然后轻声说:“好,我会尽力配合。”
挂断电话后,我看向窗外。
小区的操场上,小雨正和邻居家的孩子玩耍,她的笑声清脆地传进房间。
我想起第一次发现问题的那个夜晚,小雨缩在被窝里,小声地哭泣,说不想去上学。
那时的无力感和愤怒仍然清晰地刺痛着我。
期中考试后,小雨的成绩出乎意料地提高了。
她拿着成绩单跑进家门,兴奋地在客厅里转圈,“爸爸,我语文考了92分,比上次提高了15分!数学89分,提高了12分!”
我接过成绩单,看到上面李老师的评语:小雨思维活跃,善于表达,这次进步很大,望继续保持。
“太棒了!”我弯腰给了她一个拥抱,“这值得庆祝一下,想去哪里?”
“游乐园!”小雨几乎是跳起来说的,“我们班要在春季文艺汇演上表演,我是主角,我想去游乐园放松一下!”
“好,就游乐园。”我点头同意,看着她欢呼雀跃的样子,心中的阴霾彻底散去。
文艺汇演那天,小雨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头上别着蓝色的蝴蝶结,在台上唱了一首《感恩的心》。
她的声音清亮而坚定,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当看到我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唱得更加投入。
掌声响起时,小雨鞠了一个标准的躬,然后灿烂地笑着,向观众挥手。
台下的家长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照亮了她红扑扑的小脸。
表演结束后,小雨跑到我身边,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爸爸,我表演得怎么样?”
“非常棒。”我认真地点点头,“你是最耀眼的。”
09
一个月后的家长会上,李老师与每位家长都进行了单独交流。
轮到我时,她递给我一杯水,笑着说:“陈先生,小雨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这学期进步很大,特别是语文和英语,有明显提高。”
“谢谢李老师的关心和教导。”我真诚地说,双手接过那杯水。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李老师微笑着,她整理了一下桌上的资料。
“对了,陈局长,学校管理方面如果有什么建议,随时欢迎指导。我们正在完善一些制度,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我现在只是小雨的父亲,不是什么局长。”我笑着摆摆手,“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受到公平对待,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足够了。”
李老师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意,“理解。不管怎样,谢谢您为孩子们做的一切。”
我起身告辞,走出教室,在走廊上遇到了李明的父亲。
他有些局促地走过来,伸出粗糙的手,“陈...陈局长,我是李明的爸爸。”
我握住他的手,“叫我小陈就好。”
“谢谢你。“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多亏了你,李明现在开心多了。他以前...他以前经常说不想上学,我们还打算给他转学...”
“孩子们都应该有公平的机会。”我轻声说。
他用力点点头,喉结上下滚动,似乎有很多话想说,最终只是又用力握了握我的手,便匆匆离开了。
回家路上,小雨挽着我的手,轻声问:“爸爸,你真的是教育局的局长吗?”
“算是吧,不过那不重要。”我捏了捏她的小手,感受着那份温暖,“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的价值不取决于别人的看法。”
“我知道了。”小雨点点头,眼神坚定,她的步伐轻快,与我的步调渐渐一致,“张老师被调走了,班里气氛好多了。李明说,他爸爸很佩服你,说你是真正为孩子们着想的人。”
“每个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公平。”我说,看着路边盛开的迎春花,黄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对了,下周日想去哪玩?爸爸难得有长假。”
“想去游乐园!”小雨兴奋地跳起来,蹦了三下,“好久没去了!我想玩过山车!”
“那就游乐园。”我点头同意,伸出小拇指,“拉钩。”
小雨立刻伸出自己的小拇指,与我的勾在一起,用力晃了晃,“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我们继续往前走,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大一小,紧紧相连。
春风拂过,吹散了冬日的阴霾。远处操场上,孩子们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旷的天地间。
第二天早上,小雨早早起床,自己整理好书包,还给我倒了杯水,“爸爸,快点喝,别迟到了。”她催促道,眼睛里满是期待。
“好好好。”我接过水杯,一饮而尽,然后拿起公文包,“走吧,今天我送你上学。”
我们并肩走在晨光中,路边的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歌唱。
小雨哼着歌,偶尔蹦蹦跳跳,偶尔停下来看一朵路边的小花。
在校门口,我蹲下身,帮她整理好衣领,“好好学习,放学我来接你。”
“嗯!”小雨用力点头,然后踮起脚尖,在我脸上亲了一下,“爸爸再见!”说完,她转身跑向校园,背影小小的,却充满活力。
我站在原地,目送她融入晨读的学生群中,直到看不见她的身影,才转身离开。
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我,依然是那个常年奔波在外的父亲,但我知道,无论身在何处,对女儿的爱与守护从未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