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尔斯-特纳用一篇长文,正式和印第安纳步行者说了再见,这一幕其实早就有苗头,真正发生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让人有点唏嘘,十年老将就这么转身走人,步行者的青春记忆又少了一个活标本,球迷嘴上说着“都懂,但真到分手时,谁心里能真没点波澜
如果按步行者管理层的理想剧本,特纳本该是那种“陪伴球队重建、再迎复兴的铁人角色——从乐透区的煎熬、季后赛的厮杀,再到伤病、复赛园区、甚至今年一度杀进总决赛,特纳都在场上场下陪着印城兜兜转转,没少挨喷,也没少扛活,十年下来,这种稳定感其实才是小球市最稀缺的资源,你要说他是超级巨星吧,确实也算不上,但说他是印城这些年最硬的钉子户之一,这个帽子绝对戴得住
问题来了,步行者的天花板到底在哪,特纳还能带队走多远,这些年其实早有争议,常规赛数据稳定是一回事,真正到关键舞台,特纳的存在感有时又被无限放大,有时却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不少懂球帝都喜欢拿他季后赛的表现说事,比如护框、空间、对位大中锋时的软肋,甚至还有人直接拿他和联盟顶级内线做横比,说实话,这种对喷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步行者球迷早就习惯了在论坛里点赞回怼,谁都没能说服谁,现实就是,特纳一直是“刚够用、但又不够顶的那个档位
这回特纳自由身加盟雄鹿,实话说,多少是意料之中但也有点突然,步行者管理层其实早在两年前就有过交易意向,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筹码,甚至去年夏天那波流言,都让人觉得他走人只是时间问题,没想到最终还是以自由球员的身份离开,没什么仪式感,但也算是体面收场,对特纳来说,这或许是职业生涯一次迟到的转身,对步行者来说,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不得不做的“断舍离
说到特纳的印城十年,其实不只是数据和荣誉那么简单,你要说他多伟大倒也不至于,但如果没了他,步行者这队伍的“印第安纳味真的会少一大截,这哥们场上低调干活,场下和球迷、市区、各种社区活动都没少参与,什么Tiki Bobs、Kilroys,连本地面包房、瑜伽班都能被他写进告别感言,这种“生活流的细节,真不是每个球星都能做到,印第安纳这座城市其实一直很需要这种陪伴型球员,说白了,大牌流量球队能靠一纸合同吸引大牌,小球市就得靠感情、靠归属感留人,特纳能坚守十年,说到底也是印城的人情味在支撑
当然,情怀归情怀,竞技体育终究要看结果,步行者今年杀进总决赛,虽然最后没能捧杯,但这支球队的硬度和上限,已经打破了很多外界的预期,特纳作为内线支柱,稳定输出、适应体系、能顶能补,其实做得已经很尽职,但也必须承认,到了争冠级别的舞台,顶级内线的“稀缺性就暴露得更明显,联盟现在都在玩空间和换防,像特纳这种打法,其实有点不上不下,既没有恩比德那种统治力,也不具备阿德巴约的全能属性,步行者要冲顶,迟早要面临阵容升级的选择
反过来看雄鹿,接手特纳其实有点“捡漏的意味,字母哥+利拉德的双核框架其实还没完全磨合,内线一直缺个能护框的角色,特纳来补位,理论上是完美拼图,攻防两端都能提供即插即用的价值,但问题在于,特纳能不能适应雄鹿更高强度的争冠压力,能不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这可不是印城打顺风球那么简单,雄鹿的容错率没那么高,也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去慢慢磨合,说白了,特纳这次跳出舒适区,是冒险也是机遇
至于步行者接下来怎么走,其实摆在台面上的路也就那么几条,一是彻底换代,围绕哈利伯顿组建新核心,补进更年轻、更适合现代篮球的内线,二是继续靠体系磨合,走“多点开花的路线,反正小球市想靠签大牌基本没戏,与其恋旧,不如早点放手重建,这套逻辑其实早在几年前就被验证过,关键看管理层能不能下决心
球迷的情绪其实也很真实,社媒上不少人刷屏怀念特纳的好,什么“为这座城打了十年工“最懂印第安纳的外地人,也有人说“早该换新血了,这种分裂其实很正常,毕竟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特纳这类球员的离开,本质上是小球市与现实的博弈,情怀和冠军、陪伴和升级,哪个都不能全占,你只能选一个,步行者这次选了后者
最后扯一句,特纳的告别其实不只是个球员离开那么简单,这背后是小球市球队的普遍困境:怎么留人、怎么升级、怎么平衡情怀和胜利,这些问题每隔几年就会轮回一次,特纳只是最新的案例,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选择题摆在印第安纳和其他小球市面前,说到底,篮球世界讲究的是结果,但每一次别离,多少还是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温情和遗憾,江湖再见,步行者和特纳都要学会往前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