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冰冰
编辑 | 阿至
36氪获悉,海宁云荒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荒新材」)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毅达资本,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公司现金流及客户市场开拓。
「云荒新材」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电子浆料研发与生产的新兴科技企业,致力于打破国外巨头在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垄断。近两年,「云荒新材」重点投入产品研发和客户测试工作中,研发产品近60个,覆盖片式电阻、钽电容、射频器件以及厚膜集成电路等方面应用场景。
目前,「云荒新材」已经在主要片式电子元器件应用的全球前列的客户群里,形成批量供应,2024年底开始形成大规模客户群供货。2025年上半年实现千万级销售,加速商业化进程。
一、从市场需求出发,目标国产替代
电子浆料作为电子制造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是由功能粉体(金属/陶瓷颗粒等)、有机载体(树脂/溶剂)、无机粘结剂(无机氧化物/玻璃粉等)组成的膏状复合材料,通过丝网印刷、辊涂等工艺附着于基板,经烧结形成具有导电、介电或电阻功能的核心层,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射频通信、半导体电子封装等产业,关系到AI、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物联网设备等终端产品创新。
不同于科研创业者先在实验室做技术创新、再推向市场拓展客户的发展路径,「云荒新材」从最开始就将产品定位为解决客户实际问题。
“我们核心团队十几年一直在电子浆料行业,跟这个行业的很多客户打过交道,所以非常清楚目前整个市场上客户碰到的重点问题是什么,以及美系、日系等国外主流供应商的产品实际问题是什么。”「云荒新材」创始人蔡良敏举例,在电子元器件板块,「云荒新材」解决了传统供应商抗静电偏差、温度系数偏负等问题,其产品的抗静电能力、负载能力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证了客户生产的高良率。“我们在没有丢失原有基础技术性能的同时,还提升了其他过去薄弱的环节。”
「云荒新材」产品矩阵
产品性能之外,响应速度是市场的另一大痛点。蔡良敏介绍,主流供应商都比较强势,通常从客户需求提出到内部研讨完成要数月时间,响应速度比较慢。「云荒新材」构建了快速响应机制:客户诉求提出至样品交付仅需 2-3 周,基于反馈,产品迭代周期压缩至 1-2 周,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
“不像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这些终端产品供应商拥有成百上千的客户群体,整个全球主流的被动元器件生产厂商集中在四五十家,解决客户核心痛点是切入高度集中市场最快捷的突破口。”蔡良敏介绍,「云荒新材」将以中高端市场为主,目标是美系、日系供应商的替代,加速高端电子浆料的国产替代进程。
二、从原材料到产品体系,构建技术壁垒
国产替代并非易事,从场景用途来看,光伏银浆等电子浆料国产化程度已经很高,但车规级片式电阻、钽电容、MLCC、射频通信等应用的高端电子浆料国产化率普遍不足10%,蔡良敏分析,其技术壁垒体现在三大层面:
产品体系复杂性:体系化的产品研发对元器件专用高端电子浆料十分重要。以片式电阻为例,需构建包含十余款产品的兼容适配体系,全系列通过客户端验证方可批量导入。每个片式电子元器件应用领域都需要以单个应用为基础构建不同体系,其复杂程度远超传统光伏领域,这是电子元件行业体系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配方设计高壁垒:配方设计需要考虑多种贵金属粉体的粒径选型、表面包覆、贵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后处理,基于烧结以及功能性要求搭配多种无机玻璃粉以及氧化物,同时兼顾考虑有机体系的设计来适应客户端制程工艺要求,任何的设计偏差都可能带来产品性能的变化,配方的研发设计壁垒极高。
分散工艺技术瓶颈:电子浆料的分散对材料加料顺序、粉体预混的要求十分严苛,工艺参数也极为敏感。原材料选型中会使用高比表面积纳米级的钯粉、银钯粉、钌粉和亚微米级银粉等,而这些小粒径粉体极易在分散中形成造粒或者团聚,需要实现50-100公斤大批次生产中的粉体均匀分散,同时在高能的分散过程中不破坏粉体形态,才能保证整体产品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行业中还有很多未被公开的工艺细节,需要在行业有长期积累的团队在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公司并非简单延用过去的传统工艺流程与技术,而是通过自研创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的实质性突破。”蔡良敏总结道。
客户拓展方面,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客户验证,「云荒新材」已经和行业头部客户产生合作,开始批量供应,目前正式产生金额交易的客户共9家,更多客户持续导入中。2025年上半年,销售订单超千万,蔡良敏预计,随着理论验证完成,客户导入加速,今年业务量将达到数千万规模。
按规划,「云荒新材」将逐步完善片式电阻、钽电容、射频领域的特殊应用解决方案,同步推进片式电感、厚膜集成电路、MLCC 等领域的产品布局,预计 3-5 年内实现电阻、电容、电感三大核心业务的全面覆盖。
36氪未来产业
「36氪未来产业」持续关注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和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寻求报道可邮箱联系wangfengzhi@36kr.com或扫码联系作者。
此外,今年36氪正式推出《36氪企业投资指南内参》,依托在经济圈产业群、区域重点推进规划与招商领域的深厚积累,36氪通过提供深入详细、更为及时、独家专有的全面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效、精准的产业项目内参;助力项目方匹配产业资金、链接关键人脉、快速融入新的产业生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氪未来产业”,作者:张冰冰,阿至,36氪经授权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